在当今医学的江湖里,中医与西医恰似两位风格迥异的侠客,各自怀揣着独门绝技,行走于世间,守护着人类的健康。然而,当我们细细把脉中医的现状,却不得不痛心疾首地发现,中医这位曾经的武林高手,如今正深陷四大弊病的泥沼,积重难返,复兴之路,可谓荆棘丛生,任重而道远。

四大弊病:中医的“内伤隐疾”
理论不自信:自我怀疑的“心魔”
中医理论,犹如一座古老而神秘的智慧宝库,蕴含着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然而,如今的中医界,却有不少人被西方医学的光环晃花了眼,对自己的理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们觉得中医的理论玄之又玄,缺乏现代科学的“实证”,仿佛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突然怀疑起自己的内功心法是否正确,开始盲目地模仿别人的招式,结果自然是邯郸学步,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年轻一代的中医从业者中,有超过六成的人认为中医理论需要大规模地用现代科学进行“改造”,这种理论上的不自信,就像一颗毒瘤,侵蚀着中医的根基。
疗效不自强:难以服众的“软肋”
疗效,是医学的生命线,也是中医立足世间的根本。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中医的疗效不尽如人意。一些中医医生,在面对疾病时,不能准确地辨证论治,开出的方子如同隔靴搔痒,无法切中病机。这就好比一个神箭手,在关键时刻却射不准靶心,自然难以让人信服。据统计,在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中,中医的治疗有效率与西医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许多患者在生病时,更倾向于选择西医,而将中医视为“备选方案”。疗效的不自强,让中医在与西医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传承不自觉:断层的“危机警报”
中医的传承,就像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薪火相传。然而,如今的中医传承却面临着严重的断层危机。许多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和独特技艺,随着他们的离世而失传,就像珍贵的文物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消逝。而年轻一代的中医人,又缺乏对中医传承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他们更热衷于追求现代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荣誉,而对传统的中医经典和临床经验不屑一顾。这就好比一个家族的传家宝,被后人随意丢弃,家族的荣耀和传统也随之消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够熟练掌握传统中医诊疗技艺的医生数量,正以每年约5%的速度递减,传承的不自觉,让中医的未来岌岌可危。
体系不自立:迷失方向的“迷途羔羊”
中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然而,在西方医学的强势冲击下,中医体系却逐渐失去了自立的能力。许多中医医院和科研机构,盲目地模仿西医的模式和标准,从诊断设备到治疗方法,都力求与西医“接轨”。这就好比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画家,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放弃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去模仿别人的画作,结果自然是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价值。中医体系的不自立,让中医在医学的舞台上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西医之弊:中医复兴的“契机曙光”
西方医学,以其“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理念,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种医学模式也存在着巨大的弊端。它只看到了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却忽视了生命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它采用“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治疗方法,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消灭敌人的同时,也对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灾难性后果不堪设想。
西方医学只看明物质之“有”,却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的奥秘。这就好比一个盲人,只能看到眼前的物体,却无法感受到周围的气息和能量。而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关系、状态、多元、转化、稳态、向内求等优秀特质。这就如同一个拥有慧眼的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复兴之路:破茧成蝶的“涅槃重生”
中医的复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征程。我们需要认清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有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才能逐渐走向复兴。
在学术引领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挖掘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让中医理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就像给古老的智慧宝库安装上现代的防盗门和智能系统,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宝库,领略其中的奥秘。
在技术支撑方面,我们要提高中医的诊疗技术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中医的诊疗技艺,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这就好比打造一支精锐的武林战队,让每一个队员都身怀绝技,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在各界给力方面,我们需要政府、社会、媒体等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政府要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中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要营造尊重中医、信任中医的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接受中医;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宣传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大众欢迎方面,我们要让中医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治疗和保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中医科普宣传活动、举办中医养生讲座等方式,让大众了解中医的基本知识和养生方法,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医随国运”,复兴中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医就像一颗沉睡的种子,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去培育,它一定能够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医的复兴而努力奋斗,让中医这颗古老的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我们的力量!否则,一切关于中医复兴的谈论,都只是空谈而已,如同纸上谈兵,无法在现实的战场上取得胜利。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商汤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事迹入选《当代科学家》杂志、《中华英才》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