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讨论区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这轮牛市能撑多久”。有人觉得是短期炒作,涨够了就会跌;也有人坚信是慢牛起步,拿住才是赢家。其实争论的核心,是没看懂这轮行情的底层逻辑——它从来不是资金瞎炒出来的,而是“化债、转型、改革、定价权”四大动力共同推着走的。当泛滥的资金终于找到地产之外的新蓄水池,当政策发力引导资本流向实体,这轮行情的根基远比想象中扎实。

先说说最核心的“资金蓄水池”逻辑,这是牛市的“燃料”。过去几十年,房地产一直是货币的主要承接池,但随着行业进入调整期,大量资金没了去处,要么沉淀在银行里吃利息,要么在消费市场外徘徊,反而导致通缩压力。数据显示,前几年居民储蓄存款每年多增超3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这些“躺平”的资金急需新出口。
而现在,资本市场正接下这个“蓄水池”的角色。一方面,降息周期已经开启,央行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推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以前存银行一年能有3%的利息,现在降到2%以下,资金自然会流向能产生更高收益的市场。另一方面,政策明确引导资本向股权投资倾斜,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开板、创业板改革优化上市标准,都是在给资金进入科技企业、实体企业搭通道。这种“资金主动找资产”的状态,远比单纯炒作更有持续性。
再看“化债与股权财政转型”,这是牛市的“政策锚”。地方化债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但靠卖地的老办法已经行不通,股权财政就成了关键路径。简单说,就是通过提升优质企业的股权价值,让地方持有的国有资产增值,从而实现良性化债。这不是空想,国央企改革已经给出了信号——通过重组整合、提升效率,一批国央企的盈利能力明显改善,股价也随之上涨,地方持有的股权市值自然水涨船高。
2025年的财政政策更能说明问题:专项债务限额达到4.4万亿元,比上年多5000亿元,还有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重点项目。这些资金不是简单输血,而是通过资本市场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形成“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跟进、企业盈利改善、股权价值提升”的闭环。这种闭环一旦形成,不仅能化解债务压力,更能给市场注入长期信心。
国央企改革重组则是牛市的“价值引擎”。过去不少国央企被诟病“效率低、增长慢”,但随着改革深化,这种情况正在改变。通过整合同类资源、剥离非主业资产,国央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盈利稳定性也显著提升。比如能源、基建领域的龙头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净利润增速达到12%,远超往年同期,对应的股价也实现了稳步上涨。
高盛在研报中特别提到,国央企改革带来的盈利改善,是支撑“慢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投资者来说,这些经过改革的国央企不再是“僵死资产”,而是能稳定分红、持续增值的优质标的。外资也看到了这一点,2025年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到2.58万亿元,创两年多新高,其中不少资金流向了改革成效显著的国央企。
最后是“核心资产定价权的回归”,这是牛市的“底气所在”。以前不少核心资产的定价权被外资主导,一有风吹草动就跟着海外市场波动。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方面,国内资金规模不断壮大,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6万亿元,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另一方面,政策通过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优化外资准入,让市场参与者更多元,定价更理性。
最明显的例子是港股市场。作为中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股此前因外资流出持续低迷,但随着国内资金南下和政策利好释放,港股的估值优势逐渐显现,外资开始重新回流。这背后正是“中国资产由中国逻辑定价”的转变——不再单纯看海外政策脸色,而是更多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和政策导向。这种定价权的回归,让市场波动更平稳,慢牛的基础也更牢固。
可能有人会问,A股企业盈利和科技股的问题怎么解决?其实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这轮慢牛不是“普涨牛”,而是“结构性牛”。资金不会盲目流入没有盈利支撑的企业,而是向有真实需求、有核心技术的领域集中。比如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赛道,虽然部分企业还没实现盈利,但政策支持下的资本支出增长明确,高盛预测这些新动能每年能为指数贡献3个百分点的盈利增长。
而且监管层也在通过制度建设引导价值投资,比如严格打击财务造假、完善退市制度、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这些举措看似严厉,实则在净化市场环境,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脱颖而出。2025年上证指数临近4000点,沪深港股指领跑全球,靠的不是题材炒作,而是一批优质企业的盈利增长和估值修复。
总结来看,这轮牛市的源动力从来不是偶然的资金炒作,而是“资金找蓄水池、政策推转型、改革提价值、定价归本土”四大逻辑的共振。它解决的不只是股市涨跌的问题,更是资金流向、经济转型、债务化解等一系列深层挑战。高盛预测MSCI中国指数到2027年底有30%的上涨空间,核心就是看到了这些长期逻辑的支撑。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看懂这些源动力比纠结短期涨跌更重要。慢牛的本质是“价值回归”,不是“闭眼赚钱”,那些符合政策导向、有真实盈利支撑的领域,才是长期机会所在。当资本市场真正成为“科技立国的融资平台、财富增值的合理渠道、经济转型的助推器”,这样的慢牛自然不会轻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