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提前步入江湖,明智还是遗憾?“王樱霓”现象利弊探讨

从清华附中走出来,19岁的王樱霓加盟上海浦发银行女篮,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如果她选择上大学,几乎肯定会在CUBAL成为一名

从清华附中走出来,19岁的王樱霓加盟上海浦发银行女篮,成为一名职业球员。

如果她选择上大学,几乎肯定会在CUBAL成为一名“杀手级”的锋线,打出一片天地,然后,渡过几年青春飞扬的大学生活,再步入职业联赛。

这话并非吹牛,王樱霓是个身体素质与技术素质都非常好的人,在“耐高”时期,曾经纵横校园,所向披靡。刚刚结束的全国女篮锦标赛中,对山西,她砍下28分7篮板,对辽宁,又砍下21分8篮板,表现相当强硬

王樱霓的球风,是“勇谋兼备”型的,习惯于猛冲猛打,不惧对抗,在对方的严防死守下,不畏惧,不变形,而且她还不是“瞎冲”,很有自己的选择和辨别能力,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进攻方式。

对于一个19岁的少女来说,直接进入联赛,可以说有利有弊。

第一,尽早进入联赛锻炼,避免了“大学生高龄化”现象。

现在有个比较尴尬的现象,就是大学生球员一毕业,就二十多岁了,女孩子的运动年龄又比男生短,所以如果不尽快打出来的话,在职业联赛里一晃就成了“高龄”球员。

翟若云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她算是“大器晚成”,进入了国家队,但是年龄摆在这儿,已经27岁了。宋珂昕和她同岁,霍俊桐比她们小一岁,也26岁了。

如果再看看广东的杨舒予,今年23岁,已经是联赛里的“老将”了,经受的锻炼,明显更多。

虽然在大学联赛里,宋珂昕等人也曾经杀得风生水起,但是一毕业,到职业联赛,就成了“新生力量”。

而王樱霓选择“提前步入江湖”,肯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综合考量,深思熟虑的结果。

第二,大学联赛与职业联赛的锻炼价值并不一样。

不可否认,“学生球”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得承认,在职业联赛里,锻炼得更充分,可以接触各式各样的球员和球队,经受的历练更艰苦,也更全面。

还是拿杨舒予举例,她比大学生球员年龄小,但是经受的风风雨雨更多,更有经验。

第三,花季少女放弃大学生涯,也是一种遗憾。

眼下,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作为一名篮球人,直接迈过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活,其中的遗憾,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上大学,并非只是简单的贴上个“大学生”的标签,在这个时期,正是形成世界观,塑造人生信念的时期,是年轻人重要的接受教育,完善自己的过程,还有那么多同龄人,数不清的欢乐与情怀,因为打篮球直接放弃,毕竟也是人生憾事。

第四,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没有。

应该明确一点,打篮球的学生,与普通学生是有区别的,他们要尽最大可能利用自己的青春年华,释放最大光芒,因此,尝试建立一些特殊机制,也是必要的。

比如说,建立大学联赛与职业联赛的“互通”机制,就象那年刘禹彤他们那一批,能够直接参加职业联赛。

再比如,建立学生个人的“进与出”机制,让大学生能够“随时”进入职业联赛,保留大学生身份,“农忙”时打球,“农闲”时上学,辛苦一点,但是可以两不耽误。

当然,王樱霓有自己的选择,别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选择,适合王樱霓的道路,不一定适合别人,还得看各自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