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服务三部曲:安心、成长、成就
作者:郝鹏凯 田建忠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当今时代,各省的人才竞争已激烈展开。做好人才工作要围绕让人才心里安心、助人才稳步成长,促人才成就卓越进行“三部曲”服务,为人才发展创造最优环境,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

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困,让人才“安心”。
人才服务的第一要义在于解决人才面临的现实困难,为其创造安心发展环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前,住房难、子女教育难、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广东某市推出的“人才安居工程”累计提供超过15万套人才住房,有效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压力。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解决人才子女教育问题,专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学校,让科研人才无后顾之忧。这些实践表明,只有从人才最迫切的需求入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让人才“安心”。

帮人才之所需,助人才之所成,助人才“成长”。
当基础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后,人才服务的重点应转向为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人才的成长如同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华为公司的“人才赋能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其内部建立的技术专家发展通道、管理干部培养计划、全球化轮岗机制等多元化路径,让各类人才都能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则打破了传统科层制限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这些企业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人才的成长需要制度化的赋能平台,才能真正让人才“成长”。

兴人才之所业,安人才之所心,促人才“成就”。
人才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帮助人才实现事业成就,同时获得心灵归属感。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的“心流”理论指出,当人们从事具有挑战性且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工作时,会获得最高层次的幸福感。袁隆平院士90高龄仍坚持下田研究,正是因为水稻育种事业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这种事业与心灵的统一,是人才服务的终极目标。新加坡“人才之家”计划不仅提供物质条件,更注重帮助国际人才融入本地社区,建立情感联结。对此,我们应加强“软环境”建设,在人才服务中融入文化引导与价值塑造,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

建立“人才荣誉体系”,完善国家勋章、政府特殊津贴等制度安排,让人才在社会尊重中实现精神满足。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建设国际化社区,营造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让各类人才都能找到心灵家园,实现成就与归属的统一。

作者:郝鹏凯 田建忠
编辑:海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