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114页报告曾得出结论:倘若对华开战,战争或在一个月内结束

“我们将在圣诞节前回家。”这句出自上世纪麦克阿瑟的著名大话,最终都成了历史的笑柄。如今,似乎又有人患上了同样的“乐观病”

“我们将在圣诞节前回家。”这句出自上世纪麦克阿瑟的著名大话,最终都成了历史的笑柄。如今,似乎又有人患上了同样的“乐观病”。最近,一份据称由美国智库推出的114页分析报告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其核心结论令人瞠目:

如果中美开战,战争将在一个月内结束。这个结论听起来斩钉截铁,充满了必胜的自信,但它真的经得起推敲吗?

首先,这份报告的逻辑起点,很可能建立在一种“唯装备论”和“首战即决战”的幻想之上。

支持“一个月结束”论调的人,其依据无外乎几点:美军在亚太地区拥有强大的前沿部署和盟友体系,其航母打击群、隐身战机部队和潜艇力量在技术上仍占有优势。

他们设想,战争一旦爆发,美军能通过一场“闪电战”,利用其海空优势,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摧毁我方的关键节点,如指挥中心、空军基地和海军舰队,从而迫使对手屈服。

这种想法听起来很具战术美感,但却严重低估了现代大国战争的复杂性。它把对手想象成了一个静态的靶子。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化防空体系之一,从太空卫星到预警雷达,从远程防空导弹到隐身战机,构成了一个层层叠叠的“钢铁苍穹”。

想要一击致命,谈何容易?这无异于试图一拳打穿一个布满弹簧和钢板的厚重墙壁,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拳头鲜血淋漓。

其次,报告可能严重误判了中国的战争耐力和工业潜力,这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底盘”。

战争不仅是前线将士的比拼,更是两国综合国力的终极较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业产能,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其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

我们拥有全球最强大的造船工业,军舰可以“下饺子”般下水;我们的导弹生产线能够全速运转。这意味着,前线的消耗可以迅速得到后方补充。战争拖得越久,这个“世界工厂”转入战争轨道的威力就愈发凸显。

相比之下,美国的工业空心化问题已不是秘密。想要重建一支庞大的、能够承受高强度消耗的舰艇和导弹库存,需要的时间和成本将是天文数字。

一场在一个月内无法结束的战争,将迅速演变为一场对工业基础、资源储备和国民意志的残酷考验。在这种“持久战”模式下,优势的天平会向哪边倾斜,历史早已给出过答案。

而这份114页的“速胜论”报告,听起来更像是一种为了争取预算而制造的“威胁论”,或是为了鼓舞国内士气而描绘的“乐观想象”。

它建立在太多一厢情愿的假设之上,而忽略了对手强大的防御能力、深不见底的战争潜力和坚定的抵抗意志。历史一再证明,所有企图速胜中国的预言,最终都在这个民族的坚韧面前化为泡影。

一句话,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两个大国;但太平洋也很深,足以埋葬所有不切实际的霸权迷梦。

评论列表

点燃
点燃 1
2025-10-21 02:47
若是美国胆敢与中国开战,只要中国舍得下狠手,美国佬支撑不够七天,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热点科技
热点科技
2025-10-21 08:32
无缘无故开战,既然美国佬这么好战,开战第3天消灭其在中国周边的战略基地,10天消灭其所有航母,这样国土都不对接,拼的就是导弹数量了,美国佬还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