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来乙肝治疗药物恩替卡韦,想必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一线高效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通过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肝损伤进展,是无数乙肝患者控制病情的“守护神”。然而,长期用药期间,若忽视关键注意事项,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以下3个“雷区”需重点规避。
一、擅自停药或减量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很难彻底清除。因此,恩替卡韦需通过长期服用维持抑制效果。临床上,有部分患者服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载量下降,便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殊不知,这一行为非常危险,因为这会导致病毒失去抑制而快速反弹,进而引发肝炎活动、肝损伤加重,甚至增加肝硬化的风险。
二、忽视定期复查
有些患者认为,只要每天按时吃药就万事大吉,把复查抛在脑后。殊不知,这么做可能错过病毒耐药、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因此,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的乙肝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包括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以便医生掌握病情。
三、用药时机不对
有些人根据自己用药的便捷性,服用时间随心意。其实这一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先来看看恩替卡韦的药品说明书要求:需空腹服用,即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这主要是因为食物,特别是高脂肪食物,会影响身体对恩替卡韦的吸收,从而削弱其抗病毒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