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国民神车到年轻潮品 哈弗H6L领衔哈弗汽车引爆广州车展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在新能源车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哈弗品牌以“与哈弗一起 粤活粤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在新能源车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哈弗品牌以“与哈弗一起 粤活粤年轻”为主题,携哈弗H6L、2026款猛龙、二代枭龙MAX及狗品类“双子星”等重磅车型强势登陆,不仅用越级产品力引爆全场,更以全球累计1000万销量的里程碑成就,宣告中国品牌SUV领导者的硬核实力。

H6L登场: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加长"

哈弗H6L的亮相,首先在产品力上给出了实打实的参数。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这款定位中型SUV的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00×1895×1730mm,轴距达到2810mm。比起现款哈弗H6,车长增加了155mm,轴距直接拉长了130mm。这是什么概念?一位身高180cm的乘客坐在后排,腿部空间能有两拳余量,配合27°/32°两档靠背调节,基本解决了家庭用户"空间焦虑"的核心痛点。

动力配置上,H6L提供1.5T和2.0T两套纯燃油动力。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5kW(184马力),2.0T版本则达到175kW(238马力)。关键的是,2.0T车型匹配的是长城汽车自研的9DCT变速箱,官方宣称综合传动效率高达96%,比行业主流的爱信8AT平均效率高出2.72%。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少吃多拉"——时速120公里时,发动机转速能维持在1800转的低位,直接转化为更低的油耗和高速巡航时的NVH表现。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H6L的设计语言。它没有延续H6的经典造型,而是采用了与枭龙MAX燃油版相似的"律动自然美学"——贯穿式LED灯带、X型包围、双拼色轮毂,牌照上方还增加了进气口优化空气动力学。这种设计上的"去H6化",恰恰反映了哈弗对年轻用户审美的精准把握:既要保持家族辨识度,又要跳出"神车"框架,用更犀利、更运动的姿态对话新一代消费者。

新能源矩阵:Hi4技术如何撑起"四驱平权"野心

广州车展上,哈弗的展台绝不会只有H6L一款单品。参考2025年上海车展的阵容,二代哈弗枭龙MAX和哈弗猛龙构成的"新能源双子星",才是哈弗技术底牌的真实体现。

二代枭龙MAX搭载的第二代Hi4技术,是长城汽车"科技普惠"战略的核心。这套系统上市后24小时斩获16368台大定订单,靠的不是营销话术,而是"四驱体验两驱价格、四驱性能两驱油耗"的硬核参数。具体看,Hi4通过双电机前后轴分布,实现了电动四驱,但系统成本相比传统机械四驱大幅降低。其CLTC纯电续航165公里,WLTC综合油耗低至0.97L/100km,对于一台SUV来说,这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现实解法。

哈弗猛龙则走了另一条路线——"新能源·全场景·方盒子"。方盒子造型灵感取自"天圆地方"的自然之道,但内核是围绕用户日常场景的深度定制。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周末轻越野,猛龙通过美学、科技、场景三大进阶,试图重新定义15万级新能源SUV的价值天花板。

这两款车型共同指向一个战略方向:哈弗不再把新能源当成简单的"油改电",而是基于柠檬平台(Lemon Platform)和咖啡智能(Coffee Intelligence)两大技术底座,进行原生架构开发。柠檬平台支持纯电、混动、氢能等多种能源形式,轴距、轮距可调,覆盖A0到D级SUV车型;咖啡智能则聚焦电子电气架构,为高阶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提供算力支持。这种"平台化"思维,让哈弗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而不是每款车都从零开始。

1000万销量:从单品爆款到体系化实力

提到哈弗的销量,绕不开哈弗H6。这款"国民神车"累计100个月夺得SUV销量冠军,总销量突破360万台。但360万只是H6一个车系的成绩。当哈弗品牌全系车型在全球市场累计冲向1000万销量大关时,这背后就不是运气,而是体系化能力。

2024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全球用户突破1500万。虽然这是整个集团的数据,但哈弗作为长城的基本盘,贡献了绝对主力。更重要的是,哈弗的出海不再是简单的贸易出口,而是"生态出海"——研、产、供、销、服全链条全球化。在泰国、澳大利亚,坦克300柴油版已投放市场;在中东、澳洲、东南亚,魏牌高山、坦克700 Hi4-T等高端车型成功登陆。

国内市场上,哈弗通过"品类创新"不断激活细分市场。哈弗大狗开创了"3/4刻度座驾"新品类,在越野和城市SUV之间找到空白地带;哈弗赤兔以"潮玩"定位,用7秒级百公里加速和弹射起步模式,把性能车的乐趣拉到10万级市场。这些车型销量或许没有H6那么惊人,但它们为哈弗品牌构建了"从大众到个性"的产品护城河,让年轻用户第一次认识哈弗,不只有"我爸那款H6"。

潮酷创新:当哈弗开始讲"人设"

"潮酷"不是贴几个拉花、起个俏皮名字那么简单。哈弗的潮酷,体现在对年轻用户生活方式的精准解构。

以哈弗大狗为例,它在智能配置上保留了语音控制、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基础功能,但增加了越野参数显示——海拔、气压、侧倾角、差速锁状态,这些专业信息在液晶仪表上实时呈现。这种"专业功能民用化"的设计,让都市青年既能日常代步,也能周末去非铺装路面"野一把",不用担心"玩脱"。

内饰设计上,哈弗H6L延续了H6的布局,但在细节处见真章。14.6英寸中控大屏、座椅加热、L2级辅助驾驶系统(含25项主动安全功能)、适配200种车位的智能泊车,这些配置在15万级合资SUV上往往需要选装,哈弗直接标配。更关键的是,H6L的定价预计落在11-13万元区间,与长安CS75 PLUS等竞品基本持平,实现"加量不加价"。

这种"高质价比"策略,配合"9.89万元起"的限时一口价(2025款哈弗H6国潮版),哈弗正在用行动定义什么叫"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它不需要用户为了"智能"支付品牌溢价,而是用规模效应和技术自研,把成本降下来,让渡给用户。

用户共治:年轻化策略的深度实践

哈弗的品牌向上,不是简单推高端车型,而是与年轻用户建立"价值共鸣"。

首先,设计语言全面年轻化。从H6L的"律动自然美学"到猛龙的"方盒子",再到枭龙MAX的"未来科技感",哈弗刻意避免了传统SUV的"油腻感"。X型包围、双拼色轮毂、贯穿灯带、GWM字母尾标,这些元素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哈弗知道年轻人想要什么。

其次,技术话语权交给用户。Hi4技术为什么能快速出圈?因为它解决了年轻家庭的核心矛盾:想要四驱的安全性,又担心油耗和成本。哈弗用"技术平权"的思路,把原本20万+的电动四驱体验,打到15万区间。这不仅是价格策略,更是价值观输出——科技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

再者,场景化定义产品。哈弗猛龙围绕"全场景"做文章,二代枭龙MAX强调"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四驱",H6L精准打击"家庭空间痛点"。这种"用户语言"而非"参数语言"的沟通方式,让技术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年轻人不需要理解"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只需要知道"更省油、更好开、更安全"。

最后,渠道和服务跟上年轻节奏。长城汽车海外渠道超过1400家,国内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同时线上订车、线下交付的新零售模式也在推进。年轻人习惯的"线上看车、社区交流、透明定价",哈弗正在快速适配。

当车展现场的观众围在哈弗H6L旁体验后排空间时,当年轻用户在抖音上传“力魂·猛龙”的改装视频时,当海外用户驾驶哈弗皮卡穿越沙漠时,当“年轻有棱角”从口号变为可感知的产品力,哈弗的品牌向上之路,早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千万用户共同书写的鲜活故事,这其中有你书写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