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脸上这5处变色,是肝脏求救!第3种易误诊,立即自查

看似相隔甚远的肝脏与面部,实则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紧密相连。作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承担着解毒、合成、代谢等重要功能,

看似相隔甚远的肝脏与面部,实则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紧密相连。作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承担着解毒、合成、代谢等重要功能,却因缺乏痛觉神经被称为 "无声的器官"。

当肝脏功能出现异常时,往往不会直接以疼痛形式发出警报,而是通过面部的细微变化传递健康信号。

一、黑眼圈

非睡眠不足导致的顽固性黑眼圈,实则是肝脏超负荷运转的外在表现。从生理机制来看,肝脏负责分解体内的代谢废物,当肝细胞受损或功能下降时,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等含氮废物浓度升高,这些毒性物质会影响眼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红细胞渗出和色素沉积。

"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眼周皮肤作为人体最薄的肌肤,对肝血盛衰最为敏感。肝血充足时,眼睛明亮有神;肝血亏虚则会导致目失所养,出现眼周黯黑、干涩等症状。

长期熬夜、过度饮酒、情绪焦虑等不良习惯,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导致眼周血液循环障碍,形成 "熊猫眼"。需要注意的是,持续性黑眼圈可能是慢性肝病的征兆,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约 30%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周色素沉着。

二、脸色发黄

当肝脏出现实质性损伤时,最典型的面部表现是皮肤黏膜黄染,医学上称为 "黄疸"。首先表现为巩膜(眼白)发黄,随后蔓延至面部、躯干。

黄疸的程度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轻度黄疸可见于急性肝炎恢复期,中度黄疸常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度黄疸则可能是肝衰竭的危险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肝脏发育不完善有关,而成年人突发的面色蜡黄需高度警惕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胆管癌等。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或接触化学毒物,也可能因肝损伤引发中毒性黄疸。

三、嘴唇发黑

健康的嘴唇应呈现红润光泽,当嘴唇出现青紫色或黯黑色改变时,可能是肝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唇色紫暗、舌质瘀斑等血瘀征象。

四、眼干血丝

肝阴负责滋养濡润眼部组织,当熬夜、过度劳累、长期情绪紧张导致肝阴耗损时,眼表失去津液滋养,就会出现干涩、异物感、畏光等干眼症症状。同时,肝阴不足会导致肝阳上亢,虚火循肝经上扰目窍,引起结膜充血、眼内灼热感。

肝脏功能异常会影响维生素 A 的代谢,而维生素 A 是维持眼表黏膜健康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 A 会导致泪液分泌减少,角膜上皮角化,加重眼干症状。此外,慢性肝病患者常合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眼周血管调节失衡,出现持续性红血丝。对于这类人群,单纯使用人工泪液只能缓解症状,根本治疗需从养肝滋阴入手。

五、面部长斑

当面部突然出现大量黄褐斑、痤疮反复不愈或粉刺丛生时,除了考虑内分泌失调,还应警惕肝脏排毒功能下降。肝脏作为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负责将体内的代谢废物、药物毒素转化为无害物质。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脏的生物转化能力下降,毒素在体内蓄积并随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刺激黑色素细胞过度活跃,形成色素沉着(如黄褐斑)。同时,肝脏对雄激素的灭活能力减弱,会导致皮脂腺分泌亢进,诱发痤疮、毛囊炎等皮肤问题。

面部作为人体健康的 "晴雨表",每一处细微变化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当出现持续黑眼圈、异常黄染、唇色改变、眼周不适或皮肤问题时,不应仅局限于表面治疗,而应从肝脏健康入手,排查潜在疾病。肝脏的养护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结合饮食、作息、情绪等多方面调理。

扫码测健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