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辆国产汽车驶下生产线,到新能源汽车驰骋全球街巷,中国汽车工业用数十年光阴走完了西方百年征程。但在赛车这片弥漫着速度与激情的领域,中国却长期徘徊在世界舞台的边缘——国际顶级房车赛事的领奖台上,鲜有中国品牌的身影;街头巷尾,无数热爱速度的普通人怀揣着赛车梦,却苦于没有系统化的成长路径。
彼时,中国赛车人才培养体系尚处稚嫩起步阶段,缺少可参考的进阶通道,专业培训的匮乏、赛事资源的稀缺,让“驾驶中国赛车征战世界”的梦想,只能停留在屏幕与想象之中。这份深埋在汽车人心中的渴望,既带着对国际赛场的向往,也藏着对本土汽车运动崛起的期盼,等待着一个破局者的出现。就在这份渴望与桎梏的交织中,领克,为中国汽车运动带来了破局的光。

九冠荣光:中国速度的巅峰与新途
2018年,领克毅然踏上WTCR房车世界杯的赛场,成为首个征战这一与F1、WRC并列的顶级赛事的中国品牌。从此,蓝色军团在世界赛道上开启了属于中国的统治级篇章:2019年马来西亚雪邦赛道,首夺年度车队总冠军,实现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顶级赛事的历史性突破;2020、2021年连续夺冠,创下WTCR史上首个三连冠奇迹;2025年11月,澳门东望洋赛道,领克CyanRacing车队以1052分卫冕年度车队总冠军,车手扬・埃赫拉舍加冕年度车手总冠军,至此,七年征战,九度封王,领克03TCR赛车成为TCR全球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车型之一。
这串耀眼的战绩背后,是中国汽车技术实力的硬核佐证——在TCR近乎苛刻的规则下,原厂发动机的强悍性能、底盘的扎实调校,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真正实力。然而,巅峰之上,领克并未止步。2025年11月21日的广州车展上,这个始终以“挑战一切惯例”为信条的品牌,抛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决定:将不再参加TCR世界巡回赛。这并非终点,而是一次更具雄心的出发——领克的汽车运动战略,将从场地赛、冲刺赛,迈向更考验车辆综合性能与团队耐力的拉力赛、耐力赛领域,纽北24小时耐力赛的赛道烟尘,将见证中国赛车的下一段征程。
巅峰之后,领克选择向着更崎岖的赛道前行,而这份前行的底气,早已转化为深耕本土的坚定布局。

本土深耕:运动生态的构建与反哺
如果说七年征战是为中国汽车运动挣得国际话语权,那么领克接下来的布局,则是为这份话语权筑牢根基。“全华班”的打造成为战略核心,从赛车研发到赛事服务,再到车手阵容,全面实现本土化,让“中国人驾驶中国赛车,代表中国品牌征战世界赛场”成为常态。下个月即将亮相的全新领克03+TCR赛车,便由中国工程师全力打造,成为这一理念的实质落地。
与此同时,领克正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车手培养全链路:从国家B级赛照培训(至今已培训超600位赛车手),到领克杯・城市竞速赛,再到国家A类赛事乃至国际赛场,阶梯式的成长平台让每一个怀揣赛车梦的普通人都有迹可循。为了让汽车运动走进大众,领克搭建了国内首个覆盖职业车手、专业玩家与爱好者的完整汽车运动文化生态:宁波、成都两大汽车运动体验中心成为车迷的线下大本营,这里有国际一流的赛道、冠军级的教练团队,更有改装、休闲、社交等多元服务;LPCC领克性能车俱乐部汇聚4万余名会员,巅峰车手系列赛覆盖全年龄段,从卡丁车到房车赛,从线下赛道到高校电竞联赛,让汽车运动不再是小众狂欢,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赛道的价值,不止于竞技。领克始终坚信,赛场是最好的试炼场,七年赛事积累的高性能调校、空气动力学优化、发动机极限性能与耐久性材料应用等技术,正源源不断反哺民用量产车。从打破外资品牌垄断的03+,到与CyanRacing联合调校的03++,领克让中国消费者以亲民的价格,享受到比肩同级合资对手的性能体验。每一台领克车身上“节能更性能”的赛道基因,都是赛场与街道的共鸣,让日常驾驶也能拥有源于赛道的驾驭信心。

从最初的“争夺冠军”到如今的“培养冠军”,从国际赛场的披荆斩棘到本土生态的深耕细作,领克用行动诠释着对中国汽车运动的长期主义。这份坚持,源于李书福近30年的“赛车梦”,源于领克“挑战一切惯例”的品牌精神,更源于对中国汽车从消费大国迈向文化强国的坚定信念。
未来,当全华班的赛车驰骋在耐力赛的赛道上,当更多中国车手站上世界领奖台,当汽车运动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我们终将看到,领克所播种的种子,已成长为中国汽车运动的参天大树。而这份对速度与梦想的执着,也将继续引领中国汽车,驶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