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刘邦面对项羽阵前杀他爹,说出分我一杯羹,到底是真狠心还是算准项羽不会杀?

既不是狠心也不是算准项羽不会杀他爹,他是真没招了,只能半是妥协半是威胁的说出那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既不是狠心也不是算准项羽不会杀他爹,他是真没招了,只能半是妥协半是威胁的说出那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刘邦确实有洒脱、自私、什么都无所吊谓的一面,但绝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东西。

当年彭城之败,他虽然有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多次推下车的事情,但也是情况紧急不得已而为之。项羽追兵在后,眼看就要追上刘邦,刘邦如果带着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那刘邦被擒后,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也得跟着遭殃,而如果暂时放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下车找地方躲起来,一则刘邦可以轻车速行逃命,等安全了再回来找俩孩子,二则即使刘邦被抓,俩孩子还有可能幸免于难。刘邦踹俩孩子下车的事情并不能说明刘邦是个狠毒的父亲,我反倒觉得他临时做出的选择很正确。

项羽和刘邦两军对垒,项羽很明显的处于下风,把刘太公推出来就是要逼刘邦就范,这个做法虽然下作,但确实打到了刘邦的七寸。都是妈生爹养的,谁无父母呢!项羽这招太毒了。

刘邦肯定想救他爹,但他束手投降是最蠢的办法,这样不仅他自己不能幸免,他老爹也不能幸免。他只能做出和逃跑时踹孩子下车一样的抉择,弃车保帅。

刘邦爱他的父亲甚至要超过爱他的子女,项羽杀他爹,真是要了刘邦的老命。

刘邦也算不准项羽会不会真的杀他爹,参考项羽之前的所作所为,这个莽夫真的什么事儿都干的出来。

项羽为了夺权,斩杀了上司宋义,击败章邯后又坑杀了二十万秦降卒,进入咸阳后屠城,杀了早已投降的秦王子婴,分封诸王后觉得老领导义帝碍事,又杀了义帝。项羽是个无父无君,没有怜悯之心,更没有道德感的屠夫,别说烹杀刘太公了,就是把刘邦一家老小捉住都放锅里煮了,他也干的出来。

刘邦太了解项羽的为人了,项羽说要煮他爹,绝不是吓唬他,他是真敢干。

刘邦既没有舍弃父亲的狠心,也不能确定项羽是否是诈他,他只能半是妥协半是威胁的说“分我一杯羹”。

为什么说是妥协,因为刘邦上来先跟项羽说他们俩当年同是义帝的臣子,并且还约为兄弟,两人是有交情的,那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看在之前的面子上,好歹放过我父亲一码。

至于说是威胁,刘邦也是动了心思的,前面已说过了,两人之前曾约为兄弟,关系匪浅,现在虽然争夺天下,那也是为公不为私,你因为公事杀我的父亲,这是一件没有道德的事情,必将受到天下的耻笑。

再者,这威胁里面也包含了一种决心,那就是如果项羽敢杀刘太公,刘邦必然效仿战国时期魏国名将乐羊的故事。乐羊率军伐中山国,他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中山国国君居然杀了乐舒,做成肉羹送给了乐羊,乐羊知道后居然不动声色的吃完了儿子的肉羹,吃完后照常攻打中山国,破国后把中山国国君以及给中山国君出主意杀乐舒的人全部灭族。刘邦的意思是,你项羽不仁不义杀我父亲,那么等到我击败你后,会效仿乐羊,把你们项氏一族全部诛杀干净。

项羽这个人是个大老粗,既不会听软话,也不会听狠话,他大概率没听懂刘邦的话中话,只是觉得刘邦还要喝一碗自己老爹的肉羹,真是够不要脸的。项羽没听懂不要紧,但项伯听懂了,项伯知道烹杀刘太公这件事,真是下作又愚蠢,他也知道刘邦一诺千金,必然会报复项氏一族,所以他赶紧劝项羽停手,不要杀了刘太公。

项羽虽然不乐意,但好歹还给他叔父面子,也就放过了刘太公。

刘邦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每当面临复杂难解的问题时,总能找到解决办法。他三言两语就化解了项羽给他出的难题,不但救了他的父亲,还让汉军士气大振。楚汉争霸,项羽争不过刘邦,不是他运气差,是他年轻,能力不行,还得练。

评论列表

大汉神帝
大汉神帝
2025-10-22 21:52
不得不服,刘邦脑子转得是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