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农业生产】
随着关税战、贸易战、金融战的持续,我们有理由考虑一下没有下限、一日三变的特朗普,会不会主动挑起并波及到粮食、肉类等领域。
事实上,我国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粮食的流通体系,而且也在不断加强政府的储备管理,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粮食和能源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了。

【我们的农村生活】
以2024年为例,全年累计进口各类粮食15753万吨,同比下降2.3%,但仍是继2021年、2023年超过1.6亿吨之后、历史上进口粮食总量第三高的年份。
进口粮食的大头主要在大豆——15753万吨的粮食中有10503万吨是大豆,同比增长近7%,创下历史新高,仅大豆一项的进口量就占到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66%左右。

【我们品质最好的大豆:东北大豆】
但是,大豆的进口来源以巴西大豆为主,约为7465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71%;至于美国大豆,进口量约为2213万吨,占我们进口大豆总量的21%。
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大豆还占有较大比例呢?
当然不是,巴西大豆的年产量保持在1.5-1.6亿吨,由于巴西总人口只有不到2.2亿,巴西国内对大豆的需求一般保持在4000-5000万吨,所以巴西大豆的最大出口量至少可以达到1-1.1亿吨。
拿掉美国大豆的份额,增加巴西大豆的进口份额,很快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南美的阿根廷、北美的加拿大、欧洲的俄罗斯也会有部分大豆出口。

【大豆就是我们经常说得黄豆】
我们需要明确4个数据就能够心中有数、高枕无忧了:
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21年连续丰收”;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更是首次迈上14000亿斤的新台阶;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500公斤;国际公认人均粮食安全线是400公斤。所以,我们的粮食自产供应量远超国际公认安全线——即使不采购美国粮食也不影响我们国内的各类粮食供应。

【东北无公害玉米】

【东北无公害玉米】
包括美国大豆还有高粱、玉米、小麦等粮食品种,2024年的进口量占我国粮食消费量的比重很低,比如2024年我们进口了美国高粱约568万吨、美国玉米约207万吨和美国小麦约190万吨。
而且进口美国进口的各类粮食,基本都是饲料粮或者用于化工行业,这些品种的可替代性较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且价格稳定——目前只有大豆和豆粕的价格和库存波动较大。

同时,我国国内的粮食储备资源也很充足,国际上的货源也很丰富:巴西的大豆、小麦和玉米等等;加拿大的油菜籽、玉米和大豆等等;俄罗斯的小麦、甜菜和葵花籽等等。
至于大米,那就更多了——美国并不是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而印度、越南、泰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一直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国,而且与我国已经有了多年的大米贸易合作。

【海南:水稻良种的鼻祖“南繁基地”】
在粮食方面,我们不仅不依赖美国,而且完全能够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无论谁想发动粮食战,不仅触及人类生存的基本底线,而且也注定会遭到失败。
至于肉类进口,以牛肉为例,美国曾是我国的第六大牛肉供应国,比如2023年我们进口了约15.6万吨的美国牛肉,只占我们牛肉进口总量的5.7%,还不到6%。

【我们内蒙古的牧场】
我们的肉类供应不仅会以国内为主,而且在国际市场上货源充足,比如南美洲牛肉的三大产地: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此外,如果喜欢高档牛肉或者羊肉的,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最后,即使猪肉——我们最常吃的肉类,也有欧洲的西班牙、丹麦等国家保障供应,而且进口量并不大。以2024年为例,我国全年进口的猪肉及相关产品的总量也就229万吨,进口量只占国内自产总量的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