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石家庄智慧公交”小程序,首页清晰可见“巡游公交”入口。点击进入后,系统自动定位附近上车点,输入目的地、选择时间后,即可下单叫车。系统会在2-5分钟内匹配最近空车,一辆专属公交车便会前来接送。目前服务区域限于石家庄高新区,运营时间为早6:30至晚20:30。这种新型公交采用小型巴士,乘客上车时只需报出手机尾号确认身份。与传统公交不同,网约公交没有固定路线,真正实现“哪里有人下单,公交车就往哪里开”。不过,公交公司工作人员也提示,如果多名乘客在同一区间下单,司机需根据导航接送其他乘客,可能会耽误时间,行程紧急的乘客需谨慎选择。
02 全国多地已悄然布局石家庄并非首个“吃螃蟹”的城市。目前,全国多座城市已推出类似网约公交服务,只是名称各异。在广东东莞,它被称为“随需公交”;在江苏无锡和珠海横琴,人们叫它“动态公交”;而在山东济南,这项服务则命名为“街区约巴”。尽管名称不同,但核心特征一致:手机下单、实时响应。这种服务填补了传统公交的空白,特别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从数据看,网约公交已获得市民认可。无锡动态公交注册用户超2.2万人,单日订单量最高达1816单;鹰潭网约公交月订单达38000多单,累计运输24万人次。
03 网约公交的创新价值网约公交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运营车辆的“小型化”和服务模式的“预约化”。这打破了公交车“线路、时间固定”的传统模式。传统公交有固定线路和班次,难以匹配市民日益碎片化、个性化的出行习惯,导致“高峰挤不上、平峰空车跑”的资源浪费。网约公交则借助数字平台,将分散需求“化零为整”,动态生成最优线路,实现从“人跟线走”到“线随人动”的转变。这种模式不仅方便乘客,也提高了公交公司资源利用效率。济南的“街区约巴”一年节约里程3.7万公里,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04 普惠性才是核心优势与网约车相比,网约公交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亲民。石家庄票价1.8元,鹰潭3.99元,天津原价4元现优惠价2.4元,远低于网约车费用。这种定价守住了公共服务的民生底线,让普通市民和低收入群体都能负担得起。手机一点、即约即走的便捷,赋予了市民前所未有的出行掌控感。网约公交扭转了过去“我提供什么,你使用什么”的供给逻辑,构建起“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互动新范式。但专家也指出,公共服务改革中仍需将普惠性置于首位,兼顾老龄群体、农民工群体等对数字技术不太熟悉的市民的出行需求。
05 是补充而非替代对于网约公交的未来定位,专家认为它应是传统公交的补充而非替代。东南大学交通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表示:“公交肯定要定点、定线、定时,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网约公交可能还是一种补充方式比较合适,即公交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做一些拓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指出,公交最大的特点是有规模效应,传统公交有较强的公益性,而定制化公交服务完全可以市场化。这意味着,未来城市公共交通将形成多层次体系:传统公交保障基本出行需求,网约公交满足个性化需求,两者互补共存。
未来城市交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石家庄,东莞、无锡、珠海横琴、济南、鹰潭、天津等地也已推出类似服务,只是名称略有不同。专家指出,网约公交车应是传统公交的补充而非替代。它代表了城市交通从“人跟车走”到“车随人动”的转变,但传统公交的定点、定线、定时服务仍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基石。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只需花1.8元就能享受专车般的服务,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