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不但要能干活,还要懂汇报。
尊重职场关系,展现能力担当,是工作中有效汇报的基础。
把握场合时机,注意内容分寸,则是综合能力的实际展现。
实际操作上,也有章可循。

汇报工作,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展现个人专业能力,也是获得信任,推动工作进展的关键环节。具体操作的要点,在于化繁为简、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化繁为简,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给出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
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尤其是你老板的时间。哪怕你觉得他很空,天天坐在办公室里跟人喝茶聊天,那也只是“你觉得”。先不论见了什么人,喝了什么茶,聊了什么天。人家再空,在这一段工作关系中,相对于你,他的时间无疑更值钱。
就算你天天很忙,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不需要把那些忙碌事无巨细地一一呈现。对方想要知道的,是他看重的信息。不是你加了多少班,掉了多少根头发。如有些许良心,加班的事儿,去找HR。如有一丝情感,掉头发的事儿,回去找知心人。
你加了一堆料,给出裹脚布一般的汇报,只是在增加对方从中识别出有用信息的难度。讲得越多,越叫人厌烦。这回忍着听下去,下回听到你的名字就头疼。干脆有多远,就走多远。这等于是给自己的职场道路添堵。
重点突出,就是要突出汇报的核心要点。
做法上,建议先给出结论,并在其后列出清晰的框架。用一两句话给出结论。让对方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你做了,或者你想做什么。结论之后,紧跟着清晰的逻辑框架。让对方迅速抓到你的思路。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后面的细节扩展,才比较容易听进去。对任何人来说,一个脑子清楚的人,才值得听他讲几句。
逻辑清晰,就是内容上要数据严密,言之有物。
汇报的内容,应基于事实的数据,加以缜密的分析。可以量化的,尽量给出有逻辑关联的量化结果。比如历史对比、行业基准、完成进度等等。这样汇报时言之有物,文本拿出来一目了然。
如果无法量化,那就不要胡乱给数字,直接给出高度概括与提炼的定性。尽量减少语义模糊的词汇。或许,也许,可能,——这些词,平常讲话,可以为了谨慎的原因,适当使用。但在重要的工作汇报中,要尽量少出现。
在这样的场合,模糊的余地不属于你。你负责给出清晰明确,真实靠谱的信息。只有做决定的人,才拥有一些“或许,也许,可能”的权利。(但也不多。)芥菜树下看,哪怕你给出的定性结果不够完美完善,至少也是一个清晰明确的观点。
这样拿出来的汇报,非常简要。篇幅不会太长,内容也比较扎实。对你自己来说,思路顺畅,汇报起来不容易卡壳。对听的人来说,要点清晰。在短时间内,获得的信息密度大,信息质量高。
高质量的沟通效果,达成。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