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时刻?
明明每天忙到飞起,却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像个在原地跑步的仓鼠,越转越快,越转越累,但笼子门,始终没开。
我有。太有了。

前几天凌晨两点,我还在修改客户的方案,脑袋昏成一锅粥,手一边打字一边滴眼药水,突然我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在为谁忙?”
说实话,那个瞬间,我有点想骂人。不是骂别人,是骂我自己——“你谁啊,拯救地球的超人?”
我们这一代人,有个通病:太怕“不够好”。怕同事说你不积极,怕朋友说你不上心,怕爸妈说你不懂事,怕朋友圈点赞不够多。
于是你拼命做事,拼命找存在感,拼命满足别人期待,最后把自己榨成一支干掉的笔,写不出字,还被嫌弃卡墨。

“能干”这个词,其实挺毒的。表面是夸奖,本质是套索。你一旦被贴上“万能”的标签,好家伙,身边人全都默认你啥都会。
公司开会你要讲,聚会定餐你要定,哪怕电费涨了都有人让你查查是不是你用多了。
“能干的人,最后都干没了。”
有时候,我们拼命想做个“好人”,结果活成了“好用的人”。区别是前者被尊重,后者被消耗。
一个朋友,年纪不大,身体先报废。脱发、胃病、焦虑三件套,看着像个内卷版的iPhone,性能强大但电池永远告急。
她说:“我只是想让大家满意。”我说:“那你自己什么时候满意过?”
说个扎心的真相:你拼命讨好的人,未必能记得你帮过他;但你一旦说“不”,他一定记得你“变了”。
所以,别再幻想“好人有好报”。有时候,好人只会被当成“好用的工具人”。

脑内小剧场一开,连对方一个“嗯”你都能分析出三种语气、五种情绪、十种可能性。
你以为你是心理学大师,其实你只是累了还不肯睡。
我以前也是这样,一条微信不回,就开始脑补对方是不是不爽;一个会议没被点名,就怀疑是不是被边缘化。
后来我想明白了,“别人没空想你,自己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说白了,你不是不够优秀,你只是太容易自我POA。

我以前微信好友破千,连“明天穿什么群”和“中午吃啥群”都有,结果呢?有事没人理,没事群里吵,吵完还没人请你吃饭。
后来我删了800个联系人,朋友圈三天可见,瞬间觉得世界安静了,连空气都变甜了(可能只是外卖终于送来了)。
说个土味金句吧:“断舍离不是冷漠,是自救。”
我们太容易被“有用”绑架,忘了自己也是个需要呼吸的人。
简一点,不是为了酷,是为了活得像个人,而不是一个随时待命的Siri。
别再追求什么“更好版本的自己”了,那只是消费主义的陷阱,让你永远觉得“我还不够”。
你现在这样就挺好,真的,不用每天都鸡血满满,你可以懒、可以躺、可以发呆,只要你觉得舒服,那就是最好的状态。
最后说句狠的:“你不是失败者,也不是懒人,你只是累了,真的太累了。”
不是你不够努力,是你太努力了,连喘口气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但生活不是跑步机,你不下车,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站点可能就是你想要的风景。

所以,别再拯救世界了,你先把自己从“过度努力”里救出来。你已经很棒了,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
点个赞也好,发个呆也行,反正,今天就让自己轻松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