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门诊经常遇到每周泡健身房好几天,但日均步数才1000-2000步、甚至把自己焊死在车里、办公室座椅、床上的精英。我身边也有从来不健身不瑜伽不游泳打球,每天只是走走走走满一万步的中老年走路养生族。
那么,这两类人,以及处在他们中间,每天四五千步、只是偶尔出去爬爬山骑骑车的人,谁更不容易生病呢?或者,换个问法,谁更容易长寿呢?
先公布结论:既不是5000步,也不是10000步,而是7000步,一个我自己也没料到的数字。

这个数字从何而来?有科学依据吗?
7000步的研究结论,来自近期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多家机构的学者联合完成的一项大型研究,系统回顾和分析了2014年至2025年初发表的共57项研究,涵盖35个不同人群队列超数十万成年人的数据。
除了多活几年,7000步还有何意义?
步数与寿命长短、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个研究唯一的目的。研究者还采用“剂量反应荟萃分析”统计方法,首次综合评估了步数对心血管疾病、癌症、2型糖尿病、痴呆、抑郁症状、身体功能以及跌倒风险等多种健康结局的具体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具体多走几步能更增加综合健康指数?健康收益能增加多少?是否存在一个“最佳步数”范围?
接下来,爱走路的人和不爱走路的人可能都坐不住了!合着走太多和走太少都很令钱包“激动……不想在看病这件事上多花钱的小伙伴,千万别划走!!

❗️并非走得越多活得越久
首先强调两点:
站起来,是必须滴!把自己焊在床上、椅子里和车里,肯定是更容易早噶的!步数多,肯定比步数就那么一丢丢的人活得更久更有质量,患各种疾病&因疾病和跌倒等问题死亡的风险也更低。但是!步数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痴呆和跌倒风险,步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非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最初,只要走起来、步数增加,上述风险就会下降,就会让你活得更久一点点。但达到一定步数后,上述风险的降低幅度就很平缓了(也就是效果不再进一步加强),有点类似“平台期”。不仅如此,步数太多,对于有些疾病不仅没有更多的好处,反而可能有不好的影响。
7000步,成为显著健康收益的“甜蜜点”。

步数多与少,健康结局这么大那么远
不爱动的小伙伴,请认真了解日行7000步比2000步的好处。过分爱动日行10000+的小伙伴,可跳过表格直接看下一趴。
与每天2000步相比,7000步的优势
降低47%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5%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47%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7%的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4%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38%的痴呆风险;降低22%的抑郁风险;降低28%的跌倒风险。如果你就是走不到7000步,也没关系。贴心的研究结论提示:即使是更小幅度的步数增加,也能帮你晚点儿生病&多活些日子。例如,每天4000步比2000步就能降低36%的全因死亡风险。

超过7000步,收益因“病”而异
持续显著受益:在降低全因死亡、癌症死亡、2型糖尿病发生时风险、痴呆和抑郁症状风险方面,从7000步提升到10000步乃至更多,能带来明确且显著的额外好处。如果你追求最大程度的健康保护,并且身体条件允许,那么“万步走”甚至更多,依然是值得鼓励的(当然,前提是你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不会因为你体重过大、因步态问题受力不当等原因“不扛造”)。
收益进入平台期: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以及跌倒风险,超过7000步后的额外收益很小,甚至可能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如果你只是为了保护心血管疾病,或者想要预防因年龄增加导致跌倒风险增加,将目标定在7000步,是一个现实且高效的选择。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参与一些其它的运动项目,比如抗阻运动。
作用有限或证据不足:在预防癌症发病方面,无论对比2000步还是10000步,7000步的保护作用貌似都不是那么太显著,需要结合其他生活方式来共同预防。不过,不等于鼓励你每日2000步甚至更少,别忘了:肥胖是万病之源,动的太少再叠加吃的太多,后劲极大哦!绝大多数人类都难逃日渐发福、脂肪丰盈的风险,自然也就离一部分癌症更近了一大步……

家有老年人的看过来
研究发现,7000步可降低28%的跌倒风险,但当步数增加到10000步甚至12000步时,风险值不降反升。这提醒我们:步数太多反而可能让老年人因为疲劳、平衡能力不足等因素增加跌倒风险。因此,日均7000步或许更安全有效。
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对于≥65岁的老年人,除了上面提醒的跌倒风险,其它健康效益与步数之间呈现直线关系——每多走一步可能持续增进总体健康。说明老年人身体活动对维持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赶紧转告家里老人:饭后数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走得越快越好吗?
还真不是!至少从这篇研究结论来看,全天累积总步数是最最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每一步都很重要!不管你是走还是跑!

走够7000步,一定就更健康吗?
如果有朋友认为只要日行7000步就可以继续“享受”抽烟喝酒、高脂高糖饮食、晚睡熬夜狂透支体力等生活习惯……那你可就想多了!
虽然这项研究已经尽可能地试图排除了诸如BMI、吸烟史、饮酒量、饮食模式、教育水平、现有疾病史等因素的干扰,从而能够更“纯净”地分析步数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但是,研究团队非常真诚地声明了:“我们的发现受制于个体研究层面的偏倚,例如残余混杂。健康状况、身体功能或虚弱可能部分解释了观察到的步数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并因此呼吁未来的研究使用“统一的荟萃分析和因果推断方法”来进一步强化证据基础。
嚼不动上面这段文字的小伙伴,你可以这样简单粗暴地理解:
日均7000步=更健康更容易活更久——这是一个高度提示性的结论,而非决定性的;走够步数≠其他坏习惯都可以不管——正确理解方向为:在同等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背景下,走得更多的人更健康。
今日份“每日7000步,少花看病钱”的分享基本就这些。我自己额外有一些
爱心提醒 :
每一步都很重要!走了就比不走强,哪怕你只能走5000步,也比2000步好太多!全天累积总步数,而不是强迫自己一口气走好几公里,可以通过拆分成若干个三五分钟的步数来实现累积7000步的目标。比如,多站起来打几次水,选择爬三五层楼梯而非坐电梯,提前一站地下车溜达、每周少开两次车……等等。每个人对自己下肢关节的了解程度有限,为了不让这些一次性零部件太早被磨损出问题,分段累积够每日步数,更安全,且同样有效,别非一猛子完成。太胖的朋友,如果你就是想要每次走好多分钟,麻烦你给自己戴上护膝或髌骨带啥的,保护一下,减少磨损。有严重健康问题或行动不便的人,比如癌症化疗中、心力衰竭、血压爆表等,步数目标可能需要个体化调整。不要自己盲目哐哐哐一通猛走~家里老人如果有特别追求步数的,请将上述爱心建议转达给他们!安全是健康的基石呦!
—— 全文终 ——
遂谦碎碎念
每一步都很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