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立秋调理失眠的“黄金法则”,照做睡眠好!

最近总有人说:“立秋了天凉了咋更睡不着了?白天困成狗,晚上精神抖,快疯了!”真不是你矫情!而是因为立秋这节气太特殊:白天

最近总有人说:“立秋了天凉了咋更睡不着了?白天困成狗,晚上精神抖,快疯了!”

真不是你矫情!而是因为立秋这节气太特殊:白天太阳还带着夏天的“余威”,烤得人燥得慌,本该收敛的阳气被晒得浮在体表,收不回来;到了后半夜,凉意嗖嗖往被子里钻,又把阳气的“入阴路”堵得死死的。

要知道,人能睡着,全靠“阴阳平衡”:就像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晚上阳气得乖乖潜入阴分,人才能安睡。可立秋这“又燥又凉”的混搭气候,偏要拆这个“局”——燥气耗光阴液,就像没了装阳气的“容器”;凉气堵在门口,又像设了“挡路石”。阳气进不去、留不下,只能在体表,直接搅得“心”这个“安神开关”乱了套,可不就白天犯困没精神,晚上瞪着眼到天亮嘛!

但也别发愁!今天就给大家分享3个立秋调理失眠的“黄金法则”,不管你是哪种体质,照着做,睡眠准能改善!

一、心烦气躁、睡不着?用“清”法润燥安神!

你是不是这样:一到晚上就觉得心里燥得慌,翻来覆去躺不住,好不容易眯着了,也净做梦,醒来嗓子眼干得像冒烟?

这是因为秋燥太“猛”,把你体内的“心阴”耗光了!心阴就像“灭火器”,没了它,虚火直往上窜,心神被烧得坐立不安,咋可能睡得着?

这时候就得用“清”法,通过滋阴润燥来清除虚火,让心神安稳下来。这方面可选用天王补心丸,它就像一剂“清凉润燥方”,方中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等组合搭配,能把被燥气偷走的阴液补回来,心阴补足,虚火一降,心神立马安稳,躺床上没多久就困了。

二、怕冷、睡不沉?靠“补”法暖身助眠!

还有些人刚好相反:明明穿着长袖长裤睡衣,手脚还是不暖,后半夜稍微有点动静就醒,醒来还心慌慌的,总觉得身上没劲儿。

这是立秋的凉风“冻”到心阳了!心阳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火力不足,气血跑不动,心神得不到滋养,肯定睡不踏实。

这时候就得用“补”法,可以试试能够补气、养血、安神的柏子养心丸,它就像给“小火炉”添柴,炙黄芪、党参补心气,当归、川芎、柏子仁养心血,酸枣仁、制远志、五味子、肉桂等敛阴宁心、养血安神,共同起到改善失眠的作用。遵医嘱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手脚不冰了,晚上睡得沉了,就算醒了也能很快再睡着。

另外可以平时多喝“暖心茶”:3颗桂圆、5颗红枣,煮10分钟当水喝,甜甜的暖暖的,喝完整个人都舒坦;傍晚太阳不烈的时候,还可以晒10分钟后背,借借太阳的阳气,身体暖了,睡眠自然就好了。

三、不管啥体质,“早睡”是铁律!

最后这条,不管你是心阴补足还是心气虚寒,立秋后调理失眠都离不开一个通用法则——早睡。

中医认为,立秋后阳气开始“收敛”,就像自然界的草木开始准备凋零储存能量,人体的阳气也该在夜晚归位休整。晚上11点是“子时”的开始,此时阴阳交替,若能在11点前入睡,就能让心神及时“归巢”,避免熬夜进一步耗损阴液(对心阴不足者而言),也能防止夜间寒气趁虚而入损伤阳气(对心气虚寒者而言)。

坚持早睡,再结合“清”或“补”的针对性调理,就能让心在立秋后保持阴阳平衡,远离失眠困扰。这个秋天,不妨从遵循这些“黄金法则”开始,让好睡眠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