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香蕉吡虫啉超标率23.73%!这份果蔬农药残留清单请收好

如果有一天,血液化验单上出现一串陌生的化学名词:β-HCH、p,p’-DDE、PFASs……千万不要以为只是一串无关紧要

如果有一天,血液化验单上出现一串陌生的化学名词:β-HCH、p,p’-DDE、PFASs……千万不要以为只是一串无关紧要的符号。

它们是什么?

它们都是常见的农药及环境化学残留成分:β-HCH是早已禁用的“六六六”农药里最毒、最难分解的成分;p,p’-DDE是当年“滴滴涕”杀虫剂在人体内难以代谢的残留产物;PFASs更是一种“永久化学物”!

此前,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布过一项震撼研究:科学家对中国15个省份5696人的血清检测发现,267种环境化学物质中,74种高频检出,其中有机氯农药和全氟化合物不仅在血液中“常驻”,更与高血压、糖尿病等12种慢性病形成明确关联。甚至,部分物质的暴露水平已突破安全阈值,而它们的来源,很可能就是你每天端上餐桌的果蔬!

图源:CMT

你的身体里,藏着多少农药残留?

研究团队基于持续二十余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队列,在全国范围内系统采集血清样本,完成环境化学物浓度检测,建成目前全球样本量最大的中国人群血清环境化学物暴露数据库。

地域差异

研究发现,地域是影响人体化学暴露水平的最关键因素。其中,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居民血清中全氟烷基物质(PFASs)的浓度,比陕西、贵州等内陆地区高出3倍以上。这种差异或许与工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工业重镇,其居民体内PFASs、多氯联苯(PCBs)等工业污染物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研究者推测,这与工业废水排放、大气沉降等因素有关,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无法被有效去除,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到人体中。

年龄累积

年龄是仅次于地域的重要影响因素。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血液中β-HCH的浓度达到0.313ng/mL,是20-30岁人群的5倍;p,p’-DDE浓度为1.91ng/mL,是年轻人的8倍。全氟化合物的浓度在50岁人群中达到峰值,这与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年龄段高度吻合。

性别差异

性别也会影响化学物质的累积。女性体内有机氯农药(OCPs)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体脂比例较高有关(脂溶性农药易在脂肪中蓄积);男性体内PFASs和邻苯二甲酸盐水平更高,可能与职业暴露、代谢差异有关。

从肠道到全身:农药如何悄悄伤害你?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体外实验,揭示了农药影响健康的另一条路径——肠道菌群。他们发现,即使是低剂量的农药暴露,也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活动。

被扰乱的肠道“微生态系统”

以常见的有机氯农药4,4'-DDE为例,它会特异性抑制拟杆菌(Bacteroidesovatus)的生长。这种细菌是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分泌短链脂肪酸(SCFAs)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当拟杆菌被抑制后,肠道屏障通透性增加,导致脂多糖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短链脂肪酸减少,影响免疫调节功能胆汁酸代谢异常,进而影响肝脏的脂质代谢。

连锁反应:从肠道到全身的健康危机

肠道菌群被扰乱后,一系列连锁反应随之而来。

免疫失衡:研究发现,农药暴露会激活TLR4/NF-κB炎症通路,导致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水平升高,这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代谢紊乱:全氟辛酸(PFOA)会干扰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这解释了为何PFASs暴露与高血脂密切相关;

内分泌干扰:部分农药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代谢,可能与肥胖、生殖系统疾病有关。

最令人忧心的是,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会“吸收”农药并在体内累积,延长其半衰期。即使停止接触,这些藏在菌群中的化学物质仍会持续释放,造成长期危害。

哪些食物是农药残留的“重灾区”?

根据全国市场监管部门2021—2022年的监测数据,以下几类果蔬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最值得关注。

豇豆:主要超标农药是灭蝇胺,超标率达到8.27%。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豇豆的种植周期比较短,为了应对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农药的使用自然就比较频繁。而且灭蝇胺这种农药特别容易在豆荚中残留,这就让豇豆携带农药残留的风险大大增加。

韭菜:也是农药残留超标的“重灾区”,其主要超标农药是腐霉利,按照旧标准(0.2mg/kg),超标率高达15.97%。韭菜喜欢潮湿的生长环境,这种环境却也为病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为了保证韭菜的收成,常常会超量使用杀菌剂,这就导致了腐霉利的残留超标。不过,2023年新标准将韭菜中腐霉利的限量值放宽至5.0mg/kg,按照这个新标准,其超标率就降到了2.21%。

芹菜:主要超标农药是毒死蜱,超标率为4.26%。芹菜的茎布满了褶皱,这些褶皱成了农药残留的“避风港”,让农药很容易附着在上面。再加上芹菜的生长期比较长,农药有更多的时间在其体内累积,这就使得芹菜的农药残留问题难以忽视。

生姜:主要超标农药是噻虫胺,超标率为15.42%。生姜在种植过程中常常采用连作的方式,也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生姜,这会导致土壤中的虫害越来越严重。为了控制虫害,不得不大量使用杀虫剂,噻虫胺的残留超标也就随之发生了。

香蕉:吡虫啉的超标率高达23.73%,吡虫啉主要被用来防治香蕉象鼻虫。香蕉作为热带水果,生长周期长,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病虫害也更为复杂,为了保证香蕉能够顺利生长成熟,农药的使用频次和剂量都会高于其他一些水果。

柑橘:丙溴磷的超标率为1.44%,丙溴磷属于有机磷农药,具有神经毒性,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柑橘的生长也需要应对多种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丙溴磷的使用如果控制不当,就容易造成残留超标。

草莓:烯酰吗啉的超标率为1.54%,这多是因为在草莓花期就使用了该农药。草莓的花期是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此时使用农药,很容易让农药在草莓果实中残留。

此外,很多热带水果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复杂,农药使用频次和剂量都高于其他水果,加上运输存储环节的二次污染,导致风险攀升。

当然,农药残留超标不仅限于以上蔬果,市场监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类蔬果中(表1、表2)。

表12021—2022年市场监督监测蔬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

表22021—2022年市场监督监测水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

3步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第一步:科学清洗,去除表面残留

不同农药的溶解性不同,清洗方法也需区别对待。

水溶性农药(如有机磷类):用流动水冲洗30秒以上,配合软毛刷轻刷表面,可去除80%以上残留。实验显示,这种方法能使芹菜中毒死蜱残留从0.054ng/mL降至安全水平;

脂溶性农药(如有机氯类):可加入少量小苏打(1000ml水加5g)浸泡5分钟,利用碱性环境促进分解。对韭菜的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可使腐霉利残留减少50%-60%;

顽固残留:先焯水1-2分钟,能去除大部分脂溶性农药,但会损失部分水溶性维生素。

第二步:加工处理,进一步降低风险

去皮处理:对于黄瓜、苹果等表皮较厚的果蔬,去皮可去除90%以上的残留农药。研究显示,苹果去皮后,表面的敌敌畏残留从0.027ng/mL降至检测限以下;

加热烹饪:高温能分解有机磷农药,炒制、炖煮等方式可使残留量减少50%-70%。实验中,菠菜经炒制后,毒死蜱残留从0.035ng/mL降至0.01ng/mL以下;

发酵转化:泡菜、腌菜等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降解部分农药。豇豆经发酵后,灭蝇胺残留可减少40%。

第三步:聪明选择,从源头降低暴露

优先选择当季果蔬:反季节果蔬往往需要更多农药维持生长;

查看认证标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农药使用有严格规范,残留风险更低;

多样化饮食:不同食物的农药残留谱不同,多样化摄入可避免单一农药的过量累积。

结语

当我们了解到血液中的农药残留以及它们与健康的关联之后,或许会对“吃什么?怎么吃?”有新的认识。减少农药暴露,不是要我们因噎废食,而是要建立科学的认知和应对方式。比如支持绿色农业、认真清洗果蔬等等,每一个小选择都在为健康的未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YOU L, KOU J, WANG M,et al. An exposome atlas of serum reveals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 Nat Commun, 2024;15(1):2268. DOI: 10.1038/s41467-024-46595-z.

[2]LI C, ZHU H, LI C,et al.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China and their removal and transformation during food processing[J]. Food Chem, 2021;354:129552. DOI: 10.1016/j.foodchem.2021.129552.

[3]CHEN L, YAN H, DI S,et al. Mapping pesticide-induced metabolic alterations in human gut bacteria. bioRxiv [Preprint]. 2024:2024.11.15.623895. DOI: 10.1101/2024.11.15.623895. Update in: Nat Commun. 2025 May 10;16(1):4355. DOI: 10.1038/s41467-025-59747-6.

[4]曾静, 乔雄梧. 我国近年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状况浅析[J].农药学学报, 2023, 25(6): 1206-1221. DOI: 10.16801/j.issn.1008-7303.2023.0091.

[5]叶云霞, 赵英杰. 去除果蔬农药残留方法的研究现状[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 (8): 119-122. DOI: 10.14031/j.cnki.njwx.2024.08.034.

[6]陆治名,韩丹丹,孟凡轩,刘卓凡. 果蔬中农药残留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 35(1): 70-75.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18.01.015.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辑:薄荷审核:梨九

排版:蓝桉

封面图源:C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