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当时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个点爆炸以后我们的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胀,经过漫长的时间,宇宙才膨胀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宇宙中的天体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我们的太阳系只是宇宙中一个非常渺小的星系,科学家认为在46亿年前,一片巨大的星际气体尘埃云因为引力坍缩,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周围物质逐渐聚集形成行星、卫星等等,我们的地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不过地球和其它行星最大的区别在于,地球诞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现给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

原始社会史人类文明的起点,社会结构上以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为基本单位,人们按照血缘关系聚集、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后来人类到了农业社会阶段,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转折点,使得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农业的出现让人类得以定居,形成了村落和城市,社会结构逐渐复杂,阶级分化开始出现,在经济上,土地成为核心资源,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文化方面,因定居生活有了更多精神追求,文字、艺术、建筑等得以发展,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雕塑等,都是农业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文明进程。在社会结构上,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建立,社会分工精细化,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形态上,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形成。在科技方面,蒸汽机、电力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飞跃。工业化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交流方式上,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让沟通更加便捷高效,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壮丽的史诗,人类早期的时候,部落制是人类的主要社会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抵御外敌和获取生存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加、部落间交流和冲突增多,私有制逐渐产生,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开始分化。

封建制度下,中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国王、贵族、骑士等构成的统治阶层和农奴等被统治阶层。土地是核心资源,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再分给骑士,农奴则依附于土地。政治上,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权力分散,各地领主拥有较大自治权。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文化上,基督教影响深远,与封建制度相互渗透,共同塑造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现代民主制度形成,使社会政治权力更加分散与制衡,公民享有更多政治权利,促进了政治稳定与社会公平。在经济方面,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激发了经济活力,推动了经济增长。文化上,民主制度倡导自由、平等、开放,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多元化,使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观点、追求知识,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

现在人类文明已经非常强大了,我们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而且还揭开了地球和宇宙很多的奥秘,很多人认为人类最终能够征服地球,征服宇宙,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对此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文明不可能一直发展下去,人类从地球舞台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因为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威胁,随时都有可能会威胁到地球生命的安全,比如说小行星的撞击,曾经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撞击墨西哥尤卡半岛,直接导致恐龙灭绝,如果再有一颗这样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么还可能会导致人类文明的灭绝,除此之外,还有超新星爆发,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的剧烈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生总能量的100倍。

超新星爆发发生在地球50光年内的范围,其释放的伽马射线会击穿地球大气层,破坏臭氧层,没有臭氧层的保护,太阳的紫外线会直接照射地表,杀死植物、动物、人类的皮肤,还会分解大气中的水分子和氮气,产生有毒气体,引发长期酸雨等,而且伽玛射线暴的威力也是非常大的,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能量爆发现象,持续时间仅几毫秒到数分钟,却能释放出比超新星爆发更强的能量——10秒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100亿年的总辐射量。其成因目前认为与“大质量恒星坍缩成黑洞”或“双中子星合并”有关,且能量会集中在两个相反的“射线束”中,如同宇宙中的“死亡激光”。

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星系并不是静止的,在引力作用下不断运动,银河系也不例外,它正在以110公里每秒的速度向邻近的仙女座星系运动,预计在40亿年以后发生碰撞,星系碰撞并非“恒星直接撞击”(恒星间距离极远,碰撞概率极低),但引力扰动会彻底改变太阳系的轨道:太阳系可能被甩到星系边缘的“星际荒漠”(远离其他恒星,失去潜在资源),或被吸入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即使太阳系未被直接影响,星系碰撞引发的“恒星形成潮”也会产生大量超新星,增加近地超新星爆发的概率,间接威胁地球生命。从地球生命的历程来看,地球生物一共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

第一次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约4.5亿年前):这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它发生在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早期之间。据科学家估计,约有85%的物种在此次事件中灭绝。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气候变化、海平面下降、海洋缺氧和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第二次泥盆纪末期灭绝事件(约3.6亿年前):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也被称为“泥盆纪大灭绝”。它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此次事件中,估计有约82%的海洋物种灭绝,包括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导致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可能与气候变化、海洋缺氧和陨石撞击有关。

第三次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约2.5亿年前):这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也被称为“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或“大灭绝”。根据研究,大约96%的物种在此次事件中灭绝。可能的原因包括火山喷发、气候变化、海洋缺氧和陨石撞击。第四次三叠纪末期灭绝事件(约2.05亿年前):这一事件发生在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早期之间,造成了大约76%的物种灭绝,其中包括许多海洋生物和陆地爬行动物。事件的原因可能与火山活动、气候变化和海洋缺氧有关。这次灭绝事件为恐龙及其他爬行动物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第五次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约6,500万年前):这是地球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也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人类就是在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以后诞生的,虽然说现在人类的科技逐渐强大,但是地球会不会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当中,不过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走向终结,这是宇宙的最高法则,因为熵增是无法改变的,熵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物理学中能够量化的物理量,在1865年的时候,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次提出,最初用于描述热传递过程中的无序程度,在孤立系统指“与外界没有能量、物质交换的系统”。如果系统能与外界交换能量或物质,熵是可以减少的(比如房间乱了,人通过消耗能量整理,让房间熵降低)。

但宇宙本身是最大的孤立系统——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宇宙之外存在“外界”,也没有能量或物质能逃出宇宙,因此宇宙的总熵必然遵循“只增不减”的规律。伟大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曾说过:生命以负熵为生!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比如说空房屋没有人打扫维修,时间久了就成了一个封闭的孤立系统,里面的一切物质都按着由有序走向无序的规律在走,而我们住的房间,如果长时间不清理打扫也会逐步走向混乱,所以学会断舍离,清理生活中一切不必要发东西,也是一个负熵的过程,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个系统慢慢的走向无序,身体变的越来越差了,精神越来越混乱,当熵达到最大点的时候就是生命的终点了。

我们吃饭,锻炼身体,读书,学习,跟外界产生更多的联系,一切的努力都是在对抗熵增定律!我们努力的吸取外界的能量,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我们这个系统中,才能让熵增的进程慢一点再慢一点,大家是不是觉得,努力要比懒散痛苦,因为懒散是一种自然的状态,符合熵增的趋势,而努力是在对抗熵增,简单来说,逆熵而行必然是痛苦的,熵增定律告诉我们,熵增只能够延缓,但是无法改变,即使我们做任何努力,人类都最终会走向死亡,宇宙也最终会归于热寂,这是宇宙最高的定律,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所以人类文明也不可能永远的发展下去,或许有一天,地球会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到时候人人类文明可能会消失,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