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电建泷悦·玖宸案名正式发布。
而在此前的一两个月,以这个案名推广的文案其实就已经在各个平台铺开了,力度不小。
“泷悦·玖宸”已经是这个项目的第三个案名。
相较于最初的“鸿瑞西峰”,“泷悦·玖宸”确乎添了些许雅致。但和第二个案名——西山源著相比,孰高孰低还真不好说。

在北京,“西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方位,更是一个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符号,天然地与高端、稀缺、静谧、自然、文化底蕴挂钩,可谓直接叩响了目标客群的心扉。
而“西山源著”这个案名的妙处,在于“源”字,不仅轻巧地避开了与“龙湖原著”的同质化嫌疑,更如神来之笔,指出了项目根植于西山这片风水宝地的本源。
山为骨,水为魂,“山”的厚重之外引入了“水”意象,瞬间激活了山水相依的东方居住至境。
可以说,“源”字的这三点水,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让整个案名瞬间活了起来,有了呼吸,有了根基,有了不可复制的灵魂。
再来看泷悦·玖宸这个案名。
泷悦是电建地产旗下高端产品线的名字,缀于案名之前,先天便框定了表达的边界,挤压了案名的发挥空间,其核心只能寄托于“玖”与“宸”二字。
“玖”通“九”,为阳数之极,取意登峰造极;“宸”指代帝王宫阙,彰显至高尊荣。组合起来,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大家感受到尊贵堂皇之气扑面而来的气势。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此。
由于这两个字本身缺乏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更像是将“尊贵”、“顶级”的概念进行简单粗暴的符号堆砌,缺失了深层次的意境开掘与文化内涵的支撑。
更关键的是,西山的文化气质,其底色是宗教遗存的肃穆、文人隐士的闲适、山林自然的静谧,是一种含蓄内敛的“隐贵”风骨,而非紫禁城式外露张扬的绝对权力与威严。
很显然,“玖”与“宸”的组合过于直露和泛化,其所代表的极致与张扬,与西山整体的气质存在一定的错位,因而少了几分西山特有的隐逸、雅致与文化浸润的含蓄张力,与西山缺乏一种血脉相连的深刻勾连。
如果说“西山源著”能在人们的脑海中勾勒出如“西山脚下,山水大宅”那般具体、鲜明且极具地域标识性的图景,泷悦·玖宸则可以是京城任何一处标榜顶豪项目的通用冠冕,无法精准嵌入“西山”所独有的那份复杂肌理。
说得冠冕堂皇点,项目本身坐拥“推门见山”的地缘特质,说得直白点,距离地铁S1号线石厂站约2公里,戒台寺公交站约5公里多。
板块赋予项目的最大优势即西山,案名却弃之如敝屣,转而追求一种悬浮的、空泛的“高贵”,岂非舍本逐末?
更显魔幻的是,案名极尽高贵之能事,价格却已挥刀自斩。
这个项目所在地块是2018年2月由电建地产联合隆泰实业,以46.5亿元底价拿下的。
这个项目的真正“扬名”,却是因其陷入漫长的滞销泥潭。
几度更名易帜,数载光阴荏苒,其网签记录长期定格在“孤品”状态——仅有一套,面积398.94平米,成交均价36546.85元/平方米。
回头看,出道即巅峰,这个价格再也无法超越。
如今,易名后的泷悦·玖宸在售的叠拼产品,上叠约350平方米,总价790-860万元;下叠约400平方米,总价900-1500万元。
建委备案价格为1500-1800万元。
这个电建地产的老大难项目,以几乎腰斩的价格来回血。
这背后,是在央企普遍占据天时地利的行业背景下,电建地产又干亏损了。
2023年,电建地产实现营收173.66亿元,同比直降54%,净利润亏损12.4亿。
2024年业绩和利润进一步下滑——实现营收123.35亿元,同比下降28.97%;净利润亏损23.07亿元。
在电建地产2025年工作会议上,电建地产董事长王海波曾提出:树立过“穷日子”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三项费用”管控。
而在去年的表述中,还是“紧日子”。
从“紧日子”到“穷日子”,从“西山源著”到“泷悦·玖宸”,这中间是否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