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
近年来,代谢性疾病呈现爆发式增长,高尿酸血症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疾病。《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14%,高尿酸血症人群数量:1.97亿,痛风总体发病率:1-3%。高尿酸血症容易引起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肾功能损伤、冠心病等。

高尿酸血症并不等同于痛风
许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尿酸水平偏高,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但身体却没有任何不适。这是因为个体差异较大,通常尿酸持续偏高平均5至10年后,才可能出现痛风症状。在此之前,尽管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患者可能仍无任何异常感觉。
然而必须明确,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明确前兆。痛风正是由于体内长期尿酸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在饮食、脱水、外伤、劳累或药物等因素诱发下,这些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痛风发作。

哪些人更容易得痛风?
与青壮年相比,中老年人是痛风的高发人群。但随着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年轻人也需提高警惕,痛风并非遥不可及。
此外,痛风还具有“重男轻女”的性别差异特点。在绝经前,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而雌激素能促进尿酸的排泄,这也是女性血尿酸正常值低于男性的原因。但在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患痛风的风险会逐渐接近男性水平。

痛风究竟有多痛?还有哪些危害?
痛风发作时疼痛极为剧烈,患者常因大脚趾关节的急性红肿热痛而就医。有人描述这种痛感“连旁人走路时的震动都难以忍受”,也有人形容“如同被猛兽撕咬”。除大脚趾外,足背、脚踝、膝关节等也是常见发作部位,而腰部和髋关节相对较少受累。
然而,这种关节剧痛并非痛风最严重的后果。更危险的是,长期高尿酸形成的尿酸盐结晶不仅会沉积在关节中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还可能沉积在血管与内脏器官。疾病晚期可引发肾功能损害,并伴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对肾、心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如何预防痛风发生?
人体内的尿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食物摄入,约占10%-20%;另一部分由身体自身代谢产生,占80%以上。尿酸的排泄则主要通过肾脏(约占80%)和肠道完成。
当尿酸在生成或排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时,都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诱发痛风。
为预防痛风,调整生活方式、远离诱因是关键,具体建议如下:
①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嘌呤食物;
②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
③尽量不喝啤酒、白酒;
④减少摄入含果糖的饮料,如果汁、碳酸饮料等;
⑤控制体重,肥胖者应适度减重;
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
⑦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测尿酸水平。

资料来源:
[1]《痛风》医学微视官网-吴东海
[2]《中国近2亿人患此病,原来痛风和高尿酸这么可怕!》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