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升任市纪委书记,暗访发现扶贫资金被挪用——签字的是睡在我上铺4年的兄弟

我升任市纪委书记,暗访发现扶贫资金被挪用——签字的是我大学室友!......六十多岁的张大爷死死攥着一叠发黄的票据,雨水

我升任市纪委书记,暗访发现扶贫资金被挪用——签字的是我大学室友!

......

六十多岁的张大爷死死攥着一叠发黄的票据,雨水顺着他花白的头发往下滴。

「领导,这扶贫款我们真的一分没见到啊!」

村支书刘胖子一把抢过票据,当着众人的面撕成碎片。

「老东西,再闹就把你家的低保也取消!」

张大爷扑通跪在泥地里,想要捡起那些纸片。

刘胖子一脚踩在他手上。

「别以为来个什么省里的科员就能翻天,这扶贫项目可是县财政局王局长亲自批的!」

阴影里,一个戴眼镜的男人默默按下录音笔。

刘胖子转头朝他啐了一口。

「看什么看?王局长说了,谁敢多管闲事,就让他在青林县混不下去!」

那个戴眼镜的男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跪在泥里的张大爷。

当我在项目审批文件上看到那个熟悉的签名时,才知道这场骗局的主谋,竟是睡在我上铺四年的兄弟。

01

方远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重回故乡。

三天前,市纪委接到实名举报,青林县扶贫资金存在重大问题。

举报信写得很详细,连具体的项目编号都有。

「老方,这事你亲自跑一趟。」

市委书记把举报材料拍在桌上。

「青林县去年刚摘了贫困帽,这时候出事影响太大。」

方远接过材料,心里一沉。

青林县是他的老家,十八岁离开后就再没回去过。

「暗访,不要惊动当地。」

市委书记的话很简单,但方远知道分量。

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第二天一早,方远换上一身旧西装,开着租来的桑塔纳进了青林县。

二十年过去,县城变化不大,还是那条破旧的主街道,两边的梧桐树长高了些。

他先去了举报信提到的太平镇。

镇政府门口挂着一块崭新的牌子:「脱贫攻坚示范镇」。

方远停好车,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工作证。

「省扶贫办的,例行检查。」

接待他的是镇扶贫办主任,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满脸堆笑。

「李主任,我们这里可是全市的标杆呢。」

她带着方远走进一间办公室,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和锦旗。

「这是省里颁发的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这是市里的扶贫工作优秀奖...」

方远点点头,拿出笔记本。

「我想看看具体的项目资料。」

李主任的笑容僵了一下。

「哪个项目?」

「安居工程,产业扶贫,还有基础设施建设。」

方远报出举报信里提到的几个项目名称。

李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我需要找财政所的同志调资料。」

「那就去财政所看看。」

镇财政所在政府大院的角落里,一栋两层的小楼。

所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姓陈,见到方远有些紧张。

「省里的领导,您这次检查是...」

「随机抽查,看看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方远的语气很平静,但陈所长已经开始冒汗。

「扶贫资金都是专款专用,账目很清楚的。」

「那就把账本拿出来看看。」

陈所长磨磨蹭蹭地去里间拿账本,方远趁机环顾四周。

办公室里的电脑还开着,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银行转账界面。

方远走近一看,转账金额是五十万,收款方是「青林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咳咳。」

陈所长回来了,手里抱着几本厚厚的账册。

「这是今年的扶贫资金使用明细。」

方远翻开账本,密密麻麻的记录让人眼花缭乱。

每一笔资金都有去向,每一个项目都有说明。

但他发现了问题。

安居工程的资金被拆分成了十几笔「建材采购费」。

产业扶贫的钱变成了「技术咨询费」和「设备租赁费」。

最离谱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三百万的资金被分解成了几十笔小额支出。

「这些工程款都是支付给谁的?」

方远指着账本上的一串数字。

「青林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还有一些个体户。」

陈所长擦了擦汗。

「都是正规的施工单位。」

「我想去实地看看这些项目。」

陈所长的脸刷地白了。

「现在?天快黑了...」

「就现在。」

方远站起身,收好笔记本。

太平镇的「脱贫示范村」叫柳河村,距离镇上二十分钟车程。

陈所长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路上话很少。

柳河村的村口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美丽乡村示范点」几个红字。

村里的路确实修得不错,都是水泥路面。

但方远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路两边的房子明显分为两种:一种是崭新的二层小楼,另一种是破旧的土坯房。

更奇怪的是,那些新房子里竟然没有人住。

「这些房子是给谁建的?」

方远指着一排空荡荡的新房。

「贫困户啊,他们都搬到县城里打工去了。」

陈所长的解释听起来很勉强。

方远走进其中一栋房子,里面确实是毛坯房的状态。

墙上还贴着施工时留下的标语:「优质工程,造福百姓」。

但这房子明显是临时搭建的,墙体单薄,地基也不扎实。

「这房子花了多少钱?」

「按照标准,每户八万。」

方远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这样的房子成本最多两万块钱。

那剩下的六万去哪了?

他又走进几栋房子,情况都差不多。

「我想见见村支书。」

陈所长打了个电话,十分钟后,一个胖子开着面包车过来了。

这就是刘胖子,柳河村的支书。

「省里的领导来检查,我们村可是全县的标杆。」

刘胖子一见面就开始吹嘘。

「您看这路,您看这房,哪个不是高标准建设?」

方远没有接话,而是问了个关键问题。

「村民们对这些项目满意吗?」

刘胖子愣了一下。

「当然满意,都感谢党和政府呢。」

「那我随便找几个村民聊聊。」

刘胖子的脸色变了。

「现在天黑了,村民们都休息了。」

「那明天我再来。」

方远说着,转身往车的方向走。

就在这时,一个老头从旁边的土坯房里走出来。

正是前言里提到的张大爷。

他看到有外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来。

「同志,你们是县里来的吗?」

刘胖子立马挡在张大爷面前。

「张大爷,这是省里的领导,您赶紧回去休息。」

但张大爷没有走,而是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叠发黄的票据。

「领导,我想问问扶贫款的事...」

刘胖子一把抢过票据,当着方远的面撕成碎片。

「老东西,再闹就把你家的低保也取消!」

张大爷扑通跪在地上,想要捡起那些纸片。

刘胖子一脚踩在他手上。

方远默默按下录音笔。

「别以为来个什么省里的科员就能翻天,这扶贫项目可是县财政局王局长亲自批的!」

刘胖子转头朝方远啐了一口。

「王局长说了,谁敢多管闲事,就让他在青林县混不下去!」

方远没有说话,心里却却在琢磨。

这个王局长会是何方神圣?

形势如此高调...

回到县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方远没有住县里安排的宾馆,而是找了个小旅店。

躺在床上,他拿出手机搜索「青林县财政局局长」。

搜索结果让他愣住了。

王志强,青林县财政局局长,38岁,主管扶贫资金分配。

照片上的人,正是他大学时的室友。

睡在上铺的那个王志强。

02

第二天一早,方远直奔县财政局。

财政局在县政府大院里,是一栋四层的办公楼。

门口的保安认得昨天那个「省扶贫办的科员」,客气地让他进去了。

财政局的办公室在三楼,方远敲了敲门。

「请进。」

推开门,方远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王志强正坐在办公桌后面,低头看文件。

二十年过去,他胖了不少,发际线也后移了,但眉眼间还能看出大学时的模样。

「您好,我是省扶贫办的李科长。」

方远故意压低声音,戴着口罩和帽子。

王志强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

「李科长,请坐。」

王志强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您这次来是检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吧?」

「对,主要看看太平镇的几个项目。」

方远坐下来,拿出笔记本。

「我昨天去了柳河村,有些情况想了解一下。」

王志强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

「柳河村是我们的示范点,应该没什么问题。」

「安居工程的资金使用,我看账目上有些疑问。」

方远翻开笔记本,指着记录的数字。

「八万一户的标准,但实际建设成本明显不够。」

王志强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

「李科长,这个标准是市里定的,我们只是执行。」

「那多出来的资金去了哪里?」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钟。

王志强站起身,走到窗户旁边。

「李科长,您在省里工作,应该知道基层的难处。」

「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发钱盖房,需要统筹考虑很多因素。」

方远没有接话,继续翻看笔记本。

「产业扶贫的资金,我看大部分都支付给了青林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做什么业务?」

王志强转过身,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他们是县里的老企业,信誉很好。」

「我想看看这家公司的资质证明。」

「这个...需要去工商局查。」

王志强重新坐回办公桌后面。

「李科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让财务科的同志给您详细汇报一下资金使用情况。」

方远点点头。

「那就麻烦了。」

财务科在二楼,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姓赵。

赵科长把方远带到一个小会议室,桌上摆着厚厚一摞账册。

「李科长,这是我们今年所有扶贫项目的账目。」

方远打开账册,仔细查看。

账目做得很精细,每一笔钱都有去向,每一个项目都有说明。

但方远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的大额支出,最终都指向了几家公司。

青林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青林县机械设备租赁公司、青林县建材贸易公司...

「这几家公司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方远指着账本上反复出现的公司名称。

赵科长愣了一下。

「都是县里的企业,应该没什么特殊关系。」

「我想查一下这些公司的工商信息。」

「这个...需要去工商局。」

赵科长的回答和王志强如出一辙。

方远合上账本,站起身。

「那我去工商局看看。」

走出财政局,方远直奔工商局。

工商局的档案室里,方远查到了那几家公司的注册信息。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虽然不同,但注册地址都是同一个:青林县建设路123号。

而且成立时间都在最近两年,正好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

更关键的是,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高度重合,都包括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建材贸易等。

这明显是一家公司分拆成多家的套路,目的就是为了规避招投标程序。

方远拍下了这些资料,心里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回到财政局,他想再找王志强聊聊。

但办公室里已经没人了。

「王局长开会去了。」

秘书这样解释。

方远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会儿,王志强还是没回来。

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注意到办公桌上的电脑还开着。

屏幕保护程序正在运行,但鼠标轻轻一动,桌面就显示出来了。

方远环顾四周,确认没人后,快速查看了一下。

电脑桌面上有个文件夹,名字叫「项目资料」。

他点开一看,里面全是扶贫项目的文档。

其中一个文件引起了他的注意:「资金调拨明细表.xlsx」。

方远双击打开,Excel表格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转账信息。

但这些信息和财务科提供的账目完全不同。

表格显示,扶贫资金先是转到了几个个人账户,然后再转给那些公司。

而那些个人账户的户名,竟然都是王志强的亲戚。

王建国、王建军、王建华...

这些明显是化名的账户,接收了总计一千二百万的扶贫资金。

方远正要继续查看,突然听到走廊里传来脚步声。

他赶紧关闭文件,恢复屏幕保护程序。

王志强推门进来的时候,方远已经坐在沙发上,假装在看手机。

「李科长,不好意思,刚才县长找我汇报工作。」

王志强看起来有些着急。

「没关系,我也该走了。」

方远站起身,收好笔记本。

「今天的材料我大概看了一下,回去需要整理一下。」

「那行,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王志强松了一口气。

方远走到门口,突然回头。

「对了,王局长,我想问一下青林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板是谁?」

王志强的脸色瞬间变了。

「这个...我不太清楚,应该问工商局。」

「我问过了,法人代表叫王建国,您认识吗?」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王志强的额头开始冒汗。

「不认识,可能是重名吧。」

方远笑了笑。

「那就打扰了。」

走出财政局,方远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个陌生号码。

「喂?」

「方科长是吧?我是县财政局的小王,我们王局长想请您吃个饭。」

电话里传来年轻人的声音。

「今天晚上七点,在县宾馆。」

方远看了看表,现在是下午四点。

「好的,我准时到。」

挂了电话,方远心里明白,王志强已经起疑心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当晚的这顿饭,会让他彻底确认一个残酷的事实。

03

县宾馆的包间里,王志强已经等在那里。

桌上摆着一桌丰盛的菜肴,还有两瓶茅台。

「李科长,辛苦了。」

王志强起身相迎,脸上堆满笑容。

「基层工作粗糙,让您见笑了。」

方远坐下来,环顾四周。

包间很大,但只有他们两个人。

「王局长太客气了。」

王志强亲自给方远倒酒。

「李科长,您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这个问题让方远心里一紧。

「北方一所普通大学。」

「哪所大学?说不定我们还是校友呢。」

王志强端起酒杯,眼睛紧紧盯着方远。

「河北师范大学。」

方远随口编了个学校名字。

「哦,那确实不是校友。」

王志强的笑容有些勉强。

「我是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的,学的财务管理。」

方远的心跳加快了。

华北电力大学,正是他和王志强的母校。

「来,喝酒。」

王志强举起酒杯。

方远也举起杯子,两人碰了一下。

一杯白酒下肚,王志强的话多了起来。

「李科长,您在省扶贫办工作几年了?」

「三年。」

「那您对扶贫工作应该很有经验。」

王志强又给方远倒了一杯酒。

「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如果发现基层扶贫工作中有些...不规范的地方,应该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很危险。

方远知道,王志强在试探他。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程序不规范,可以改正。如果是违法违纪,就要按规定处理。」

「那什么算违法违纪呢?」

王志强的声音有些飘。

「挪用扶贫资金,虚报项目成本,这些都算。」

方远看着王志强的眼睛。

王志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科长,您说得对。」

「但是基层工作复杂,有时候不得不变通一下。」

「比如说,扶贫资金如果全部用来盖房子,那产业发展怎么办?」

「如果全部用来发展产业,那住房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我们只能统筹安排,灵活使用。」

方远明白了,王志强在为挪用资金找理由。

「统筹安排没问题,但要按程序报批。」

「报批?」

王志强冷笑一声。

「李科长,您在省里工作,可能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市里给我们下指标,要求年底必须完成脱贫任务。」

「县里给我们压任务,要求项目必须按时竣工。」

「镇上催我们拨款,村里等着钱开工。」

「您说,我们有时间一层层报批吗?」

王志强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

「所以只能先做后报,甚至边做边报。」

「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只能先把钱垫上,后面再补手续。」

方远没有接话,而是继续观察王志强的反应。

酒喝了大半瓶,王志强的脸已经通红。

「李科长,我实话跟您说吧。」

王志强凑近方远,压低声音。

「青林县的扶贫工作确实有些不规范的地方。」

「但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人中饱私囊。」

「您看到的那些账目问题,我可以解释清楚。」

方远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

「您说说看。」

「青林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确实是我一个亲戚开的。」

王志强拿起酒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但是让他们承接项目,完全是因为他们报价最低,质量最好。」

「那些个人账户,是为了方便资金周转,避免走繁琐的公对公程序。」

「钱最终都用到了扶贫项目上,一分都没少。」

方远点点头,表示理解。

王志强看到方远的反应,更加放松了。

「李科长,您是明白人,应该知道基层干部的难处。」

「我们夹在中间,上面有压力,下面有困难。」

「有时候不得不想些办法,灵活处理。」

「但我们的初心是好的,都是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

方远继续装作理解的样子。

「王局长,我明白您的苦衷。」

「但是程序还是要走的,账目还是要规范的。」

「这次检查,主要是看看资金使用效果,不是来找茬的。」

王志强听到这话,彻底放下了戒心。

他搂着方远的肩膀,醉醺醺地说:

「李科长,您这话我爱听。」

「现在的干部就是需要您这样实事求是的。」

「不像有些人,动不动就举报,动不动就纪委,搞得大家都没法干活。」

方远的心里咯噔一下。

「举报?」

「对啊,我们大学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人。」

王志强的舌头开始打结。

「我有个室友,特别爱管闲事,动不动就举报同学作弊,举报老师收礼。」

「搞得整个宿舍都讨厌他。」

「后来他毕业后据说去了纪委工作,估计现在还在举报别人呢。」

方远的手握成了拳头。

王志强继续说着醉话:

「那个人叫方远,你说可笑不可笑?」

「当年举报班长作弊的毛病还没改?这年头,水至清则无鱼啊老同学!」

最后一句话,王志强是看着方远说的。

虽然醉得厉害,但他的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芒。

方远知道,自己被认出来了。

但他还是装作不明白的样子。

「王局长,您说什么呢?我不明白。」

「不明白?」

王志强松开搂着方远的手,靠在椅背上。

「方远,二十年不见,你变了不少。」

「但是有些东西没变,比如你爱管闲事的毛病。」

方远知道再装下去没有意义了。

他摘下口罩和帽子,露出真正的面容。

「志强,确实是我。」

王志强看到方远的脸,愣了几秒钟,然后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方远,你还是这么能装。」

「省扶贫办科员?你当我是傻子吗?」

「你现在是什么职务?市纪委书记?」

方远没有否认。

「是的,我是方远,现任市纪委书记。」

王志强的笑声戛然而止。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

过了很久,王志强才开口:

「方远,你这次来是专门查我的?」

「不是查你,是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但没想到会是你。」

方远的声音很平静。

王志强重新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方远,我们是室友,睡了四年上下铺。」

「你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志强,你知道我的性格。」

「我知道。」

王志强苦笑一声。

「我知道你不会放过我的。」

「当年你能举报班长作弊,现在当然能举报老同学贪污。」

「但是方远,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

方远没有回答,等着王志强继续说。

「我妈得了癌症,晚期。」

王志强的声音开始颤抖。

「治疗费用一个月就要十几万,我一个县财政局长,工资才多少?」

「我也想走正道,但是我妈等不起啊!」

王志强埋着头,肩膀在抖动。

「方远,你从小就有正义感,我知道。但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现实会逼着人做不得已的选择?」

方远看着这个曾经和自己睡了四年上下铺的兄弟,心情复杂。

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志强,再困难也不能拿扶贫款。那是老百姓的救命钱。」

王志强抬起头,眼里含着泪。

「我知道错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方远,念在我们的交情上,给我点时间,我会想办法还上的。」

方远站起身,准备离开。

「志强,我会按程序办事。但你最好主动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

王志强突然抓住方远的胳膊。

「方远,你知道我手里有什么吗?」

方远回头看他。

「当年你大学时候的事,比如你的助学金是怎么来的?」

王志强的眼神变得阴狠。

「还有你现在的岳父,当年是怎么帮你安排工作的?」

方远甩开他的手。

「你想威胁我?」

「不是威胁,是提醒。」

王志强站起身,醉意似乎消失了一些。

「我们都不是干净的,何必非要鱼死网破?」

方远没有再说话,直接走出了包间。

04

回到旅店,方远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

王志强的话让他想起了大学时的往事。

那时候家里穷,每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

是王志强经常接济他,还帮他申请了助学金。

而岳父的事……

第二天一早,方远决定去医院看看王志强的母亲。

县人民医院的肿瘤科,王母正在接受化疗。

她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但精神还不错。

「强子,你怎么来了?今天不是不上班吗?」

王母看到方远,有些疑惑。

「妈,这是我大学同学,方远。」

王志强跟在方远后面进来,脸色很难看。

「哦,小方啊,强子经常提起你。」

王母拉着方远的手。

「强子说他现在工作好了,奖金多,我的病不用担心。」

「你们同学要互相帮衬,知道吗?」

方远看着眼前这个善良的老人,心里更加沉重。

「伯母,您好好休息,我们先走了。」

走出病房,王志强跟在后面。

「方远,你看到了吧?」

「我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我妈。」

方远停下脚步。

「志强,我理解你的孝心。但是扶贫款不能动。」

「那些钱是给更困难的人的。」

王志强的脸涨得通红。

「更困难?方远,你知道我妈的药一盒多少钱吗?八万!」

「一个月要两盒,十六万!」

「那些所谓的贫困户,哪个能比我妈更需要钱?」

方远没有回答,转身离开了医院。

05

回到市里,方远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了一遍。

账目造假、虚报工程、套取资金...

每一项都足以让王志强判刑。

但他还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方远决定再回青林县一趟。

这次他没有伪装,而是直接亮出了市纪委书记的身份。

县委书记听说市纪委书记亲自来了,吓得不轻。

「方书记,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指示?」

「我来查扶贫资金的问题。」

方远开门见山。

「现在需要封存财政局的所有账目和电脑。」

两个小时后,几车纸质档案和电子设备被运到了市纪委。

专业的审计人员开始仔细核查每一笔账目。

结果比方远想象的还要严重。

王志强挪用的扶贫资金总额超过了一千五百万。

这些钱大部分都流向了他控制的几家空壳公司,然后再以各种名义套现。

除了给母亲治病的钱,他还购买了理财产品,甚至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

方远拿着审计报告,心情沉重。

就在这时,秘书敲门进来。

「方书记,王志强要见您。」

「他现在在楼下。」

方远点点头。

「让他上来。」

王志强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起来憔悴了很多。

「方远,我想跟你谈谈。」

「你坐吧。」

方远指了指沙发。

王志强坐下来,沉默了一会儿。

「方远,我知道瞒不住了。」

「我愿意主动交代问题,但是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妈的医疗费,希望能从我的个人财产里出,不要追缴。」

方远看着这个曾经的室友。

「志强,你知道这不符合规定。」

「我知道。」

王志强低着头。

「但是我妈真的等不起了。医生说最多还有半年时间。」

房间里安静了很久。

方远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志强,我会如实汇报你的态度。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王志强听到这话,突然跳起来。

「方远,你还是这么不近人情!」

「当年在学校你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我告诉你,如果我倒了,你也别想好过!」

「我手里有你岳父的材料,还有你当年申请助学金的造假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