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这几年大家留队的热情愈发高涨,留队,正演变成一场日趋激烈的竞争。
曾经,服役期间表现尚可,留队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如今,留队的难度与日俱增,甚至远超许多人的预想。
可以说,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文|剑客长安
图|大唐
编辑|剑客乐山
战友小孙原本打算 9 月份退伍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可一个月前,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留队继续服役。
一些战友颇为不解,好不容易寒窗苦读考上的本科,怎么说不回去读就不回去了?
对此,小孙道出了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是学历贬值速度加快。
小孙是大二结束那年 9 月入伍的,比起身边专科入伍的战友,学历看似稍占优势。
但今时不同往日,普通本科学历在社会上已无明显竞争力。
况且,小孙退役后回学校读书,要比同届同学晚毕业两年,等到他毕业时,本科学历的价值恐怕会更低。
小孙觉得,与其回去上学,不如留队后在部队自考学历,国家同样承认。
这样一来,服役和学历提升两不误,保障性也更高。
另一方面是社会就业难度加大。
近年来,就业岗位有所减少,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却有增无减,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已是不争的事实。
就连一些 985、211 院校的毕业生,都身处就业洪流之中,普通本科学校毕业生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难度不小。
自己现在退伍回去上学,两年后很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到那时再想二次入伍,说不定都没了机会。
不如趁现在努力留队,为长期服役做好铺垫。
无独有偶,战友小赵原本打算退伍回家,报考面向退役军人定向招录的公务员、事业编。
但前段时间,他也像小孙一样,改变了想法,打算留队长期服役。
小赵说,一开始他觉得,与其在部队长期服役,不如回家考个公务员、事业编,待遇不错,还相对自由。
在部队,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回去后,事业和家庭就能兼顾了。
而且面向退役军人定向招录的公务员、事业编岗位,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比普通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小,自己好好复习,考上的可能性很大。
可自从小赵了解到,这几年报考面向退役军人定向招录的公务员、事业编岗位的人数越来越多后,他就打了退堂鼓。
要是按计划顺利考上还好,可如果考不上呢?
到社会上找工作,自己有多大把握?
小赵不敢想,他觉得考不上的后果自己难以承担。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他想继续服役,只要服役满 12 年,就能有份工作保底,有了工作,就没那么多愁事了。
而且,长期服役也是小赵家人所支持的。
小赵父母认为,小赵想退役回去考公务员显然不切实际。就算是三个人竞争一个岗位,也会有两个人考不上。
更何况,很多面向退役军人定向招录的公务员、事业编岗位,报考人数远不止三个。
谁能保证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呢?
要是考不上,该怎么办?现在社会上的工作那么难找,很多退役回去的人好几年都稳定不下来。
到时候再想回部队,可就没机会了。
小孙和小赵想要留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服役满 12 年能有份稳定的工作,而服役已满 12 年的战友大刘,也在努力留队。
大刘想要留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工作原因。
大刘说,自己服役已满 12 年,退役时可以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但他担心自己服役时间短,量化评分不高,退役安置时排名靠后,安排不到好工作。
所以他想再留四年。
留这四年,不仅量化评分会提高,要是有机会延期服役两年,自己就能满足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条件。
到时候退役,才真正能进可攻、退可守。
但今年二级上士晋升一级上士的竞争异常激烈,再加上名额有限,大刘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留队。
现在他做好了打算,要是不能顺利晋升,就申请延期。
最起码,延期也算是留下了,今年晋升不了,明年还能再争取,要是今年留不下,说什么都没用了……
另一方面是家庭原因。
大刘家里有对双胞胎儿子,这在当下属于让人压力山大的“配置”了。
爱人平时要带孩子,没有办法出去工作,一家人的收入就靠大刘的工资。
如果大刘现在退役,若是安置不到太好的单位,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加起来不到5000块钱。
两个孩子,还有房贷,日子肯定难过。
大刘若是能再服役几年,最起码家庭生活开销没有问题,等退役的时候,退役费也能多一些。
留队越来越卷的背后,除了个人发展考量之外,政策导向也是推动大家选择留队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军人工资、福利待遇不断增长,很多福利政策惠及配偶、子女、父母、配偶父母,服役时间越长,待遇享受越久。
尤其是随着回家住宿政策的落地,分居问题也得到了解决,长期服役的后顾之忧得到了妥善解决。
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留队带来的种种利好,所以为了提高自己在留队过程中的竞争力,都加班加点训练、学习。
大家都明白,唯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地竞争中站稳脚跟。
可即便努力争取了,还是会因为名额限制,在激烈的留队的竞争中出局,不得不抱憾脱下军装。
无论如何,军旅生涯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关键在于认清自身优势与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不管结果如何,都值得尊重。毕竟,拼搏过的青春,终将无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