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等国内权威媒体报道,11月14日9时许,我国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在五艘拖船的牵引下,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任务。
舷号为51,四川舰是新一代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设置有双舰岛式的上层建筑,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以及气垫登陆艇、两栖装甲战车等装备。

四川舰,2024年12月29日下水,到今天就开展首次海试,时间尚不到11个月,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舾装工程、泊系测试和港池内弹射“小红车”测试等工作。
表明了中国在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上运营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的成熟,那么接下来后续打造的076型两栖攻舰的速度就将提速,充分体现出中国造船工业的蓬勃发展。

4万余吨的排水量,这个“余”或许能多出数千吨的体量,汉字所表达出来意思,可谓博大精深,让关注中国海军装备动态的网友深有体会。
如同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003型航母18福建舰,这“余”出来的吨位,有防务观察人士猜测,相当于一艘大型防空驱逐舰的体量了,不免让人感慨万分。

四川舰的体量,已经超越了法国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戴高乐”号,拥有电磁弹射轨道和阻拦索着舰装置,被防务观察人士认为就是一艘“披着两栖攻击舰外衣”的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
其体现出来的吨位和综合作战能力,绝对不输具备隐形性能的第五代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上舰以后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进而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的“闪电航母”。

现在,互联网上已经有热心的军迷和自媒体作者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在账号上发帖对四川舰的性能进行了讨论。表示电磁弹射起飞的能力,将取决于电磁弹射技术的可靠。
换言之,003型航母18福建舰能做到的事,076型两栖攻击舰51四川舰也能做到,因为舰上设置的电磁弹射装置的核心技术都是一样的,采用了中压直流供电系统。

央视等媒体官宣四川舰“能搭载固定翼飞机”,意味着福建舰上的歼35隐形战斗机、空警-600预警机等,就极有可能在076型首舰上实现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
中国的军迷同时也期待隐形性能出色的攻击11无人机、传说中的“小黄蜂”——设置有双垂直尾翼的教10弹射版高级教练/轻型攻击机等能上四川舰,提高这艘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的作战能力。

在未来有可能执行的登陆作战中,发挥076型两栖攻击舰隐形空地打击和制空作战的火力,配合从舰上起飞的“直”系列直升机完成上岸的机降作业等。
按福建舰的海试进度来研判,四川舰的体量小于福建舰,技术复杂程度也逊色于福建舰,这艘福建舰的小型化“衍生青春版”,十之八九在明年10月份就可以入列了,非常值得中国军迷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