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发展的漫漫征途中,中西医结合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为攻克人类健康难题指引着方向。而深入研究西医疗法的中医属性,恰似在这座灯塔下挖掘出一条隐秘却充满潜力的通道,有利于在以中医为主导思想的诊疗框架下,更为顺畅且高效地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

西医之术,暗藏中医之韵
从表面看,西医与中医犹如两条并行却风格迥异的轨道,西医以精准的解剖学、生理学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药物,直击疾病病灶;中医则秉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信息,运用中药、针灸等手段调和人体阴阳平衡。然而,当我们拨开表象的迷雾,深入探究西医疗法,会发现其中暗藏着诸多与中医属性相契合的元素。
以抗生素治疗为例,在西医体系中,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利器”,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来消除炎症。从中医角度看,这类似于中医“祛邪”的治则。当人体受到外邪(细菌)侵袭,出现发热、红肿等炎症表现时,抗生素就如同中医里驱散外邪的方剂,帮助人体恢复正气与邪气的平衡。据相关统计,在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平均缩短3 - 5天,这与中医及时祛邪以促进病情好转的理念不谋而合。
再如手术疗法,西医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去除病变组织。在一些情况下,这类似于中医“急则治标”的策略。当人体出现严重的急症,如急性阑尾炎导致腹部剧痛、生命体征不稳定时,手术切除病变的阑尾,迅速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为后续的调理和康复创造条件。这就如同中医在面对危急重症时,先采取果断措施解决眼前的紧急问题,再图长远的治疗。

中医主导,融合西医之长
以中医为主导思想开展诊疗,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不畅以及外邪侵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种理念下,深入研究西医疗法的中医属性,能够更好地将西医的优势融入中医诊疗体系。
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医主导的诊疗模式注重扶正祛邪。西医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在去除肿瘤病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同时也可能对人体正气造成一定损伤。此时,若能从中医属性角度理解这些西医疗法,将其视为“祛邪”的强力手段,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中医的扶正疗法,如使用益气养血的中药方剂,可有效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临床研究表明,在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期间,配合中医扶正治疗,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降低约30%,且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中医主导的诊疗强调辨证论治和长期调理。西医的一些慢性病治疗方法,如降压药、降糖药的使用,可看作是中医“维持阴阳平衡”的一种方式。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使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在患者服用西药降压的同时,根据其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等不同证型,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可使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加平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据统计,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降低了约20%。

破壁垒之障,筑融合之基
然而,要实现以中医为主导思想下西医疗法中医属性的深入研究以及中西医结合的顺利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当前,医学领域存在着学科壁垒,西医和中医在理论体系、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深入。一些西医医生对中医理论缺乏了解,难以从中医角度认识西医疗法;而部分中医医生对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掌握不足,无法有效整合西医资源。
为了打破这些壁垒,我们需要加强医学教育中的中西医结合内容,培养既精通中医又熟悉西医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开展更多的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鼓励西医和中医医生共同参与,从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探索西医疗法的中医属性。此外,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和评价体系,确保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共筑健康,谱中西医结合新篇
研究西医疗法的中医属性,是以中医为主导思想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关键一步。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治疗疾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坚守中医的核心理念和特色优势,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西医的精华。
让我们携手共进,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在中医与西医的交融中寻找攻克疾病的最佳方案。因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福祉。通过深入研究西医疗法的中医属性,推动中西医结合向更深层次发展,我们必将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共同谱写中西医结合的壮丽篇章。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商汤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事迹入选《当代科学家》杂志、《中华英才》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