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宁愿被骗,也不要一个人”:那个卖房追爱的郑州女子,活成了我们最怕的样子

前几天,河南郑州一位31岁的女子闹上了热搜。她为了和25岁的男友结婚,不惜和父母反目,在家里摔古董、剪刀砸门。父母哭诉女

前几天,河南郑州一位31岁的女子闹上了热搜。她为了和25岁的男友结婚,不惜和父母反目,在家里摔古董、剪刀砸门。父母哭诉女儿已经被骗了100万,卖掉三套房,还要再给男友30万做“嫁妆”,结果连男方家人都没见过。父母说这是“杀猪盘”,女儿却说这是“真爱”。

一边是哭喊着“我很窒息”的女儿,一边是捶胸顿足的父母。有人骂她“傻”,有人笑她“上头”。但我看到的,却是比骗局更残酷的东西:一个时代里,爱情与婚姻都被裹挟在孤独和金钱的泥沼中。

01|爱得太快的人,和不敢爱的人

这几年我见过两类截然相反的年轻人:一类像这位女子,义无反顾,甚至被人骗得倾家荡产,也要相信自己等来的是真爱。另一类人,则是完全不敢走进爱情。他们算过房价,盘过工资,想过父母年老的负担,也看过婚姻里的背叛和离婚率。最后,他们宁愿一个人租着小房子,点外卖,看综艺,也不愿意把人生赌在一段关系上。

看似是两个极端——一个轰轰烈烈到失去理智,一个冷静到拒绝靠近。可我觉得,他们其实是同一个困境的两端:一个太怕孤独,所以把爱情幻想成救命稻草;一个太怕失望,所以干脆把门关死,不给任何人机会。

02|为什么我们在爱里这么脆弱?

莎士比亚说:“爱情不是眼睛能看到的,而是心灵的感受。”可在今天,爱情越来越像是账本上的一笔交易。彩礼、房子、车子、工作,成了见面的第一道门槛。甚至骗局也盯上了这份渴望,打着“高富帅”“海外家庭”的旗号,一次次地收割人心。

而更深层的痛点在于:这一代人,太缺乏稳定的安全感。成长在房价高企、职场内卷、父母催婚的夹缝里,爱情本该是心灵的栖息地,却被推成了风险投资。有人急着投身其中,宁可被骗也不愿空窗;有人怕得不敢下注,宁可孤独也不愿冒险。

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结构的悲剧。

03|爱情需要浪漫,但更需要底气

我并不想用“被骗活该”去否定那个31岁女子的选择。毕竟,在她的眼里,那是唯一抓得住的幸福幻影。我更想追问的是:为什么一个人会孤独到宁愿被怀疑、被反对、被质疑,也要紧紧抓住一个虚幻的承诺?

叔本华曾说:“人生在本质上是一场痛苦的挣扎,而爱情不过是自然用来延续生命的幻觉。”听起来残酷,但也提醒我们:爱情的浪漫不能替代生活的真相。房贷要还,工作要干,尊严要守。一段关系如果只靠甜言蜜语,而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没有现实的支撑,它终将崩塌。

04|留给我们的思考

我们当然可以轰轰烈烈去爱。可在现实世界里,轰轰烈烈之前,还要冷静想一想:值不值?靠不靠谱?有没有底气?因为这世上不是只有琼瑶的浪漫,也有骗局的算计,也有面包的重量。

这一代人不是不会爱,而是不敢爱;不是不渴望婚姻,而是不敢赌婚姻。有的人跌进骗局,有的人躲在安全区。两种选择看似南辕北辙,却都透露出同样的无奈。

所以我想说:我们可以有对爱情最美的向往,但向往归向往,别忘了理智。不然,浪漫就只是一场梦。

我写到这里,心里突然很酸。也许,真正的难题不是“她傻不傻”,而是:在一个让人既渴望又恐惧爱情的社会里,我们如何找到那碗既温暖又能填饱肚子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