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BC新闻报道,过去一周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已突破60%纯度,接近武器级水平,导致美国与伊朗紧张局势急剧升级。美国政府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总统特朗普及其国家安全顾问团队在白宫召开紧急会议,评估未来24至48小时内的行动方案——选择通过外交渠道重启谈判,还是发动军事打击。这一关键窗口期的决定,将直接影响中东乃至全球局势。
美国高层官员在会议上讨论了军事干预的可能,但白宫外交团队同时强调,仍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意愿。根据ABC新闻和Forexlive发布的报道,特朗普政府要求伊朗完全放弃铀浓缩活动作为谈判前提,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特使威特科夫将在周末赴阿曼会见伊朗外长阿拉吉试图推进对话。然而,美国政府内部出现严重分歧,鹰派认为伊朗已没有妥协空间,鸽派则担忧军事行动可能引发更广泛战争。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媒体上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同时离开七国峰会返回指挥,显示出决策的压力与矛盾。
针对美国的外交条件和军事威慑,伊朗反应强硬但留有余地。伊朗官员多次公开表示愿意重返核谈桌,但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报告显示伊朗铀库存量已达275公斤,接近武器化临界点。Tehran拒绝接受“弃核”前提,并威胁将推进在Fordo地下设施的第六代离心机安装。为应对潜在攻击,伊朗已完成对中东美军基地的导弹部署作战计划,美国情报部门证实这一防御性举动可能引发“灾难性报复”。伊朗分析人士指,美国的外交姿态被“特朗普的战争言论”破坏,降低了妥协空间。
国际社会围绕这场危机的站位加速分化。以色列公开支持军事行动,国家安全顾问称“单一空袭无法彻底毁灭伊朗核项目”,暗示需要美国提供重型钻地武器如“掩体炸弹”打击Fordo地下设施。欧洲则采取相反立场,法、德、英三国称谈判失败后将启动联合国安理会制裁机制,并严厉反对军事介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呼吁克制:“历史表明,对话是实现长期安全的唯一途径。”
军事行动的实际操作面临严峻挑战。美军已调派数十架战机和加油机部署欧洲基地,为潜在空袭提供后勤支持。但以色列军方承认单独行动受限,必须依赖美国“穿透型武器”才能打击伊朗深达30米山体的Fordo基地。该设施采用地下多层强化结构,常规弹药无法有效摧毁。专家警告,即便成功击中核设施,报复性导弹可能重创中东美军基地并加剧能源危机。白宫内部评估报告称“战争代价远超政治收益”。
未来两天将是关键转折点。特朗普需要在会议中权衡国内外压力:外交道路需打破伊朗“铀浓缩非谈判条款”的僵局,军事进攻则面临盟友反对及核设施防护现实。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美伊在阿曼重启谈判达成临时停火。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避免区域战火蔓延至全球供应链”。分析人士指出,决策失误可能将中东拖入代理人战争漩涡,难民潮与油价飙升将冲击全球经济。
世界期盼冷静与智慧引领下一个48小时。和平解决争端的出路仍在桌面上——推动伊朗暂停铀浓缩换取逐步解除制裁,将保全无数生命与稳定。国际力量需合力架设沟通桥梁,而非加速军事对抗。和平的选择,是保护人类共同未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