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年初,不少职场人士会收到一笔可观的年终奖金。然而,对于婚姻关系出现裂痕的夫妻来说,这笔钱却可能成为争议的焦点:一方辛苦打拼得来的年终奖,到底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应该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一、原则上属于共同财产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62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年终奖,其法律性质属于“奖金”,是工资收入的组成部分。因此,只要这笔年终奖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无论它是在年前发放还是年后发放,也无论它是打入谁的工资卡,原则上都明确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判断年终奖归属的核心,在于奖金所对应的劳动期间,而非简单的到账时间。
情况一:完全属于共同财产
如果年终奖是对员工过去一整年(即婚姻存续期间)工作的考核与奖励,那么它毫无疑问是夫妻共同财产。例如,2024年的年终奖,是对2024年1月至12月工作的总结,只要夫妻双方在2024年婚姻关系存在,这笔奖金就属于共同财产。即使奖金在2025年1月才实际发放,也不改变其性质。
情况二:可能涉及个人财产分割
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奖金跨越了婚前和婚后两个阶段。例如,一方在2024年年底离职或退休,公司根据其2024年全年表现,在2025年发放了一笔年终奖。此时,虽然奖金在婚后到手,但它是对整个2024年工作的回报。如果双方是2024年10月才登记结婚,那么这笔奖金中,对应于婚前(1月至9月)劳动的部分,应认定为个人财产;对应于婚后(10月至12月)劳动的部分,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实际分割时,往往需要根据工作时间进行比例划分。

既然属于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就需要进行分割。分割时遵循以下原则:
协商优先:夫妻双方有权就年终奖的分割方式进行自主协商,达成一致协议,法律予以尊重。
公平分割:如果协商不成诉至法院,法院并非简单地“一人一半”,而是会考虑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同时,也会考虑资金的来源、贡献度等因素,力求公平。
证据至关重要:主张分割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年终奖的存在和具体数额。因此,保留工资条、银行流水、公司发放记录等证据非常重要。
有些年终奖以股权激励、延期支付等形式发放,情况更为复杂。例如,分多年行权的股票期权,可能需要区分婚姻存续期间已成熟(可行权)的部分和婚后成熟的部分。这类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总而言之,年终奖的归属问题,法律有着清晰的原则。婚姻是夫妻共同经营的事业,婚内所得的劳动成果,理应由双方共享。在处理此类财产问题时,秉持诚信、公平的原则,才能好聚好散,避免不必要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