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芳盯着手里的电费单,5600元的数字像一记重拳砸在她心上。
她每月工资才9000元,房贷、孩子学费已经压得她喘不过气,这笔电费简直是在要命。
她冲进客厅,质问父母:“爸,妈,你们咋用的电?5600块!咱家又没开工厂!”
一台制氧机和永不断电的空调压得她喘不过气,而隔壁老人的呼吸机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
她心疼父母的善良,可经济压力让她崩溃,咬牙做了个决定:当晚,她拉下了电闸。
隔天,警察敲响她家门:“昨晚隔壁赵大爷死了,停电导致呼吸机停了。”
李涵芳腿一软,脑子里只剩赵大爷那句“别拖累你们”,她却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01
李涵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桌上堆积的账单让她心烦意乱。
她翻开电力公司的通知单,看到“5600元”时,手一抖,账单差点滑落。
她盯着那个数字,脑海中浮现自己每月9000元的工资、3500元的房贷和孩子的补习班费用,压力像巨石压在胸口。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冷静,却无法抑制内心的慌乱。
她走进客厅,面对父母,语气中带着疲惫与不解:“爸,妈,这电费单是怎么回事?5600块!你们平时连电视都不看,怎么可能用这么多电?”
她的声音不自觉提高,夹杂着对未知的恐惧和生活的重担。
李涵芳回忆起最近几个月电费的上涨,从最初的600元到1800元,再到现在的5600元,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小区老旧线路漏电了。
她甚至想到新闻里提到的邻居偷电案例,情绪从震惊转为愤怒。
她放下账单,双手叉腰,盯着父母:“爸,妈,你们老实说,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大功率电器我不知道?”
李东荣咳嗽了几声,脸色有些苍白,缓缓抬起头看向女儿。
他的呼吸比常人急促,像是每句话都要费尽力气才能说出口。
“涵芳,你先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无奈。
李涵芳皱眉,打断父亲:“说啥?你们俩在家,也不玩电脑,电费咋可能这么高?是不是被人坑了?”
她母亲王慈溪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攥着洗菜的抹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她瞥了一眼女儿手中的电费单,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涵芳,你爸身体不好,需要用制氧机……”王慈溪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制氧机?”李涵芳瞪大了眼睛,“啥时候买的制氧机?你们咋没跟我说?”
李东荣指了指卧室的方向:“在那儿,你去看看就明白了。”
李涵芳半信半疑地走进卧室,推开门,床头柜上放着一台白色的机器,嗡嗡作响,旁边还有一根透明的氧气管,连接到父亲常坐的椅子旁。
她愣在原地,盯着那台机器,心头涌上一阵酸楚。
“这……真是制氧机?”她回到客厅,语气软了下来。
“是的。”王慈溪坐到丈夫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手,“你爸的肺病重了,医生说必须吸氧,不然很危险。”
李涵芳看着父亲虚弱的样子,回忆起小时候父亲为了供她上大学,在工厂加班到深夜,肺病可能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
她心疼得说不出话,但5600元的电费单又像一座大山压在她心上。
她努力让自己冷静,坐下来分析:“就算用制氧机,也不可能这么多电吧?一台制氧机一个月顶多几百块电费。”
李东荣又咳嗽了几声,这次咳得更厉害,整个人都弯下了腰。
王慈溪赶紧起身去卧室拿氧气管,边走边说:“你爸现在每天得吸氧14个小时以上,制氧机不能停,一停他就喘不上气。”
李涵芳看着父亲戴上氧气管的样子,心里一阵刺痛,但理智告诉她,账单还是不正常。
“妈,制氧机24小时开着,一个月最多也就1200块电费,剩下的4000多块是怎么来的?”
王慈溪犹豫了一下,看了丈夫一眼,李东荣摆摆手,示意她说实话。
“还有空调。”王慈溪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医生说你爸不能受热,室温得保持在25度以下,空调得一直开着。”
“24小时开空调?”李涵芳站了起来,声音提高了些,“妈,现在才6月底,外面才32度,你们就受不了了?”
“不是受不了,是真会出事。”李东荣摘下氧气管,声音虚弱,“上个月空调坏了一天,我差点没挺过去。”
李涵芳走到空调前,检查显示屏,发现温度调到25度,运行记录显示已连续运转800小时。
她皱眉问:“这空调啥时候买的?”
“四年前。”王慈溪回答,“那时候你爸刚查出肺病,医生建议买个好点的空调。”
李涵芳仔细看了看空调型号,发现是老式定频空调,耗电量确实不小。
她回忆起买这台空调时,自己刚工作,家里攒钱不易,父母却为了父亲的健康咬牙买了它。
但即使这样,5600块的电费还是让她觉得离谱。
“妈,就算空调和制氧机都24小时开着,也不该这么多钱吧?你们是不是还用了别的电器?”
王慈溪和李东荣对视一眼,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没……没别的了。”王慈溪说话有点结巴,眼神躲闪。
李涵芳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异常:“爸,妈,你们是不是有啥事瞒着我?”
李东荣深吸一口氧气,缓缓开口:“涵芳,有些事……我们本来不想让你知道。”
“啥事?”李涵芳的心提了起来,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隔壁赵大爷,你知道吧?”李东荣指了指西面的墙。
“知道,那个独居的老头儿。”李涵芳点头,“他咋了?”
“他也有肺病,比我还严重。”李东荣声音更低了,“他得用呼吸机活着,可他家的电表坏了,一直没修好。”
李涵芳愣住了,脑子一片空白:“所以……你们……”
“我们从家里接了根线过去,给他供电。”王慈溪接过话,声音带着愧疚,“不然他真的会没命的。”
李涵芳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颠覆了,5600块的电费,竟然有一大半是给隔壁邻居用的。
她回忆起赵大爷平日里拄着拐杖,笑眯眯跟她打招呼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你们为啥不告诉我?”她的语气复杂,带着愤怒和无奈。
“告诉你有啥用?”李东荣摘下氧气管,“你会同意吗?你能理解吗?”
这句话让李涵芳哑口无言,她确实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支持父母的决定。
“可这样下去,我们家根本付不起这电费!”她坐回沙发,声音有些颤抖,“我一个月9000块工资,房贷3500,孩子学费2000,哪有钱付5600的电费?”
“我们知道你不容易。”王慈溪走过来,想拉女儿的手,但李涵芳躲开了。
“知道我不容易,你们还这么做?”李涵芳的情绪有些激动,“你们有没有想过,我要是付不起这些钱,咱家咋办?”
李东荣和王慈溪沉默了,他们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不敢去想。
房间里安静得只剩下制氧机的嗡嗡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02
“不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涵芳站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试图理清思路。
她脑子里乱成一团,既心疼父母的善良,又为家庭的经济困境感到绝望。
“啥办法?”王慈溪紧张地问,双手攥着围裙,眼神里满是担忧。
“首先,赵大爷的电费问题得解决。”李涵芳停下脚步,“他不能一直用咱家的电,这太不公平了。”
“可他家电表真坏了。”李东荣解释,“我们劝他找电力公司修,他说要等儿子回来处理。”
“他儿子啥时候回来?”李涵芳皱眉,语气有些急切。
“不知道,好像在外省打工,难得回来一趟。”王慈溪低声回答。
李涵芳拿出手机:“那我来联系电力公司,帮他把电表修好。”
“涵芳,你先等等。”王慈溪拦住她,声音带着一丝慌乱,“赵大爷的情况特殊,他的呼吸机不能停,要是断电……”
“电力公司修个电表不就一两个小时吗?”李涵芳不以为意。
李东荣摇摇头:“他撑不了一两个小时,上次停电40分钟,他差点没抢救过来。”
李涵芳愣住了,这才意识到赵大爷的病情比她想象的严重得多。
她回忆起小区一次意外停电,救护车呼啸而来的场景,心里一阵发凉。
“那……那咋办?总不能一直这样吧?”她语气里带着无奈。
“要不你先垫几个月电费,等赵大爷儿子回来再说?”王慈溪小心翼翼地提议。
“几个月?”李涵芳的声音猛地提高,“妈,你知道几个月得多少钱?快两万了!我哪有这么多钱?”
她翻开手机银行,屏幕上显示的几百元余额像是在嘲笑她的窘迫。
她坦白:“我已经借了6万块高利贷,信用卡透支4万,再借下去我真要破产了。”
王慈溪和李东荣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愧疚,他们没想到女儿压力这么大。
“要不……把赵大爷的线断了?”王慈溪试探着说,声音几乎听不见。
“断了他就死了!”李东荣立刻反对,咳嗽着激动起来,“慈溪,你咋能说这话?”
“那你说咋办?”王慈溪也急了,“我们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还管别人?”
夫妻俩吵了起来,李涵芳看着他们争执的样子,心烦意乱。
“别吵了!”她大喊一声,客厅瞬间安静下来。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我去找赵大爷谈谈,看能不能想个折中的办法。”
“谈啥?”李东荣问,语气中带着担忧。
“谈电费分摊的事。”李涵芳说,“他总不能一分钱不出,全让我们家扛吧?”
王慈溪有些担心:“赵大爷一个人,没啥收入,你跟他谈这个,会不会太……”
“会不会啥?”李涵芳打断母亲,“妈,你们的善良我懂,但善良也得有底线。我们帮他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她的话很现实,王慈溪和李东荣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知道女儿说得有道理。
“那你去谈吧。”李东荣点点头,“但要客气点,人家毕竟是病人。”
“我知道。”李涵芳起身准备出门,回头看了父母一眼:“爸,妈,我不是不孝顺,也不是不想帮邻居,但我们也得为自己考虑,对吧?”
李东荣和王慈溪默默点头,他们理解女儿的难处。
李涵芳走出家门,脑海中却全是赵大爷拄拐杖的模样,她不知道这次谈话会带来什么结果。
03
李涵芳敲响隔壁的门,等了许久才听到里面传来微弱的声音:“谁呀?”
“赵大爷,我是隔壁老李家的女儿,李涵芳。”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温和。
“哦,涵芳啊,进来吧,门没锁。”赵大爷的声音虚弱却清晰。
李涵芳推开门,一股药味和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屋里布局和她家差不多,但卧室里摆着一台大型呼吸机,正在有节奏地工作。
赵大爷躺在床上,脸上戴着呼吸面罩,看起来比她想象的还要虚弱。
“赵大爷,您身体咋样?”李涵芳在床边坐下,尽量让语气自然。
“还行,活着呢。”赵大爷声音很小,但带着一丝自嘲,“你今天咋来了?”
李涵芳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直接谈电费似乎太生硬。
她注意到床头一张泛黄的照片,是赵大爷年轻时和儿子的合影,边框已经磨损。
“大爷,是这样的,我想跟您聊聊用电的事。”她尽量让语气平和。
赵大爷眼神立刻紧张起来:“咋了?电费太高了?”
“是有点高。”李涵芳点头,拿出电费单,“上个月5600块,我们家经济有点吃紧……”
“5600?”赵大爷想坐起来,但身体太弱,只能勉强抬头,“这么多?”
“是的。”李涵芳把电费单递给他,“您看看,这是账单。”
赵大爷看着那个数字,眼里露出愧疚:“涵芳,对不起,我……我不知道用了这么多。”
“大爷,您别这么说。”李涵芳赶紧安慰,“我们也理解您的难处,但这电费确实让我们有点扛不住。”
“我知道。”赵大爷声音颤抖,“可我家电表坏了,电力公司说配件没到,一直没修好。”
“您儿子那边有消息吗?能回来处理一下吗?”李涵芳试探着问。
赵大爷表情变得难看:“他……说生意忙,没时间回来。”
李涵芳听出这话里的无奈,猜到赵大爷和儿子的关系可能不太好。
她想了想,说:“大爷,电费的事咱们想想办法,您出一部分,行吗?”
“行,当然行。”赵大爷连忙点头,“我每月有2200块退休金,买药花900,生活费几百,剩下的1100块可以给你们。”
李涵芳心里算了一下,1100块只能承担电费的五分之一,剩下4000多还是得她们家出。
“大爷,1100块确实有点少。”她为难地说,“您看能不能再想想别的办法?”
赵大爷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涵芳,要不……你们把线断了吧。”
“啥?”李涵芳以为自己听错了。
“把给我供电的线断了。”赵大爷重复一遍,语气平静,“我不能拖累你们。”
“大爷,您别这么说!”李涵芳心里一惊,“断电您会……”
“我知道。”赵大爷打断她,闭上眼睛,“但我不能因为自己,拖垮你们全家。”
李涵芳看着赵大爷平静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
她来是想谈电费分摊,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话。
她回忆起小时候,赵大爷送她一本童话书,书里夹着字条,写着“好好学习,争气”。
“大爷,您别急,我回去跟爸妈商量一下,总会有办法的。”她站起身,声音有些哽咽。
赵大爷没回答,只是静静躺在床上,呼吸机有节奏地工作着。
李涵芳走出他家,心情沉重无比,原本的经济问题现在变成了生死抉择。
04
回到家,李涵芳把和赵大爷的对话告诉父母。
“他真这么说?”王慈溪听完,眼里含着泪水,声音颤抖。
“嗯。”李涵芳点头,“他说不想拖累我们。”
李东荣叹了口气:“赵大爷是个好人,可他儿子……”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李涵芳打断父亲,“关键是我们咋办?”
客厅里安静下来,三个人都陷入沉思。
李涵芳回忆起赵大爷递给她的一包零钱,那是几百块皱巴巴的纸币,像是攒了很久。
她心里酸涩,却又觉得问题越来越无解。
过了一会儿,王慈溪开口:“要不我们再坚持几个月?说不定赵大爷的电表很快能修好。”
“几个月就是两万多块!”李涵芳摇头,“妈,这不是小数目,谁知道电表啥时候修好?”
“那你说咋办?”李东荣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力。
李涵芳沉默了许久,脑海中反复浮现赵大爷虚弱的面孔和父母期盼的眼神。
她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把电闸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