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翁帆也没想到,杨振宁弥留之际,她所做的一切竟改变了世人看法

2025年10月24日,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当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八宝山为其送别,队

2025年10月24日,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当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八宝山为其送别,队伍长龙有数百米。

他这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进步,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振宁的传奇人生,横跨了两个世纪。

而他与翁帆那场年龄相差54岁的婚姻,却是充满了争议。

不过估计翁帆也没有想到,在杨振宁弥留之际她因为自己的举动,让外界大多数人改变了对这段婚姻的看法。

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曾经遭受了不少的非议。

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年龄相差54岁的两个人会走到一起。

当看到杨振宁第一任妻子的照片时,也许会明白为何他会选择翁帆了。

毕竟,翁帆和他第一任妻子的样貌,实在是太相似了。

1995年,杨振宁带着第一任妻子杜致礼到汕头大学,参加海外华人物理学会大会。

彼时,作为英文系大一新生的翁帆,被学校选中接待他们。

活泼体贴的翁帆,深得夫妇俩的喜欢,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年轻活泼的翁帆和白发苍苍的杨振宁,竟会在日后成为一对夫妻。

离开汕头之后,杨振宁夫妇与翁帆的联系没有中断。

双方偶尔会有电话联络,但翁帆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发生多大的变化。

她毕业之后,像普通人一样开始了工作。

翁帆在深圳工作期间,还与一位香港人结了婚。

不过,她的第一段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长时间分居两地,仅维持了两年便以离婚收场。

而另一边的杨振宁,此时正与妻子面临天人永隔。

其实在他们刚认识翁帆的时候,杜致礼的病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

后来,杨振宁陪她去美国治疗,2001年还带她去做了白内障手术。

2003年1月,杜致礼在过完75岁生日九个月后,在美国逝世。

携手半生的妻子离世后,杨振宁内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他告诉自己,不要过孤独的老年生活,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而不久之后,翁帆寄来的一封信,让他得以走出孤独的困境。

2004年春节,翁帆给杨振宁寄去了一封信,随后两人开始了密切联系。

后来,杨振宁还邀请翁帆到香港大学,这是他们时隔9年后的第一次相遇。

翁帆眼中的杨振宁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两人之间也没觉得有生疏感。

而正是因为这一次相见,让杨振宁久久不能忘怀。

此后,杨振宁只要一有空,就会给翁帆打电话。

两人在电话里倾心交谈,几乎形成了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有默契。

随着将近半年的相处,双方都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交往。

2004年10月,赶上黄金周假期,杨振宁邀请翁帆一起去广西北海旅游。

在北海旅游完回北京之后,杨振宁打了个电话给翁帆,在电话里头完成了求婚。

同年11月,两人在北京完成了订婚,并在一个月之后领了结婚证。

2005年1月,杨振宁和翁帆举办了婚礼。

两人结婚的消息公布后,很快引发各界人士的哗然。

翁帆父母得知女儿结婚的消息,并没有觉得突然或者无法接受。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天迟早是要到来的。

其实早在订婚前几个月,翁帆就将她与杨振宁交往的事情告诉了家里人。

翁帆的父亲觉得,女儿做出的决定是一种美德。

杨振宁的晚年生活,确实需要人照顾。

翁父还表示:“就算作出一些牺牲也是光荣的。”

但是在杨振宁的心里,他似乎不太喜欢这样的说法。

从客观的立场看,杨振宁是认可“牺牲”这个词的。

杨振宁写过一首诗,他在诗里形容翁帆是上帝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

而且“牺牲”还有很多意义,所以他并不愿意用“牺牲”这一个词来形容翁帆的选择。

在杨振宁心里,他觉得翁帆是上帝给的礼物。

他对翁帆的感情,不像多数人认为的那般简单。

他甚至跟翁帆说,自己去世后希望她能够再结婚。

听到这话的时候,翁帆觉得他不爱自己,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怎么可以讲这种话?”

翁帆觉得,她对杨振宁从崇拜转变成爱情,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杨振宁给了她一个很纯净的世界,而她只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选择。

可是,来自于外界的争议从没有断过,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对此,杨振宁表示:“我相信几十年后,大家一定会觉得是一段很好的罗曼史。”

2017年,翁帆陪杨振宁在香港庆祝95岁生日。

从照片上看,杨振宇整个人的状态非常健康有精神,看样子翁帆把他照顾得很好。

当被问及婚姻是否幸福时,翁帆回应道:“振宁说过几十年后大家会认为这一段罗曼史,我现在也是这么觉得的。”

然而,悬殊的年龄差始终是横亘在两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振宁的身体也逐渐开始退化。

他在过完100岁生日宴之后,还因为不慎摔倒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

在他住院的期间,幸好有翁帆在身边悉心照料。

为了不影响杨振宁的休息,她还规定会客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小时。

可惜,他还是在103岁这一年离开了人世。

杨振宁去世后,他的学生兼挚友葛墨林接受了采访。

他透露,杨振宁在九月份的时候已经处于病危的状态了。

那时候,杨振宁已经在吸氧了,几乎是听不见什么东西。

跟人交流,都是通过翁帆用写在小白板上。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翁帆的悉心照料下,杨振宁竟然挺了过来。

后来,大家都希望他能过国庆节,因为刚好是他的生日。

可到了10月17日的时候,他整个人突然就不行了。

他走的时候,睡得很安详。

曾经世人评价翁帆与杨振宁的婚姻,只不过是各取所需。

如今杨振宁走了,翁帆一直照顾他到终老,那些长达20多年的质疑冰消瓦解。

世人终于开始相信,他们的爱情是源于灵魂的契合。

而翁帆所做的一切,从来都没有向外界去刻意展示。

也许在她看来,自己只不过是遵循内心,履行了对婚姻的承诺。

至于外界对他们这段婚姻的看法扭转,或许于翁帆而言只不过是一场迟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