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有言:“家和则福自生。”
人在年轻时,往往误以为家庭与事业没有直接关联。
经历的事情多了才发现,事业上取得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家庭的托举。
用心经营自己的家庭,方能家人和睦,家风醇正,家业兴旺,家运昌隆。
而一个家最好的风水,其实就在于1个字:止!

01止三语
·责备语
杨绛说:“中国家庭的悲剧,多数都源自于遇事爱责备的相处模式。”
比如:妻子忙前忙后做了一桌饭,刚吃两口,就点评口味不佳;
孩子有时分心玩耍,成绩排名稍稍下滑,就上纲上线批评不停。
可你越揪着家人的错误不放,越会让家人寒心,让矛盾升级。
在外职位再高,在家也别做那个总是正确的人,总说责备的话。
时间久了,再亲密的关系都会生出隔阂,再爱你的人都会反感抗拒。
接受家人的不足,宽容家人的不是,温暖安慰的话多说,冰冷责备的话少说。
如此一来,自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消弭不必要的纷争。

·贬低语
董宇辉曾说:“远离一直否定你的人,那是一种精神剥削。”
但现实中,不少人却喜欢贬低家人,试图以此激励对方成长。
就像妻子对丈夫说,你早出晚归挣钱,怎么还没我的多;
父母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小孩多聪明,你为什么就这么笨。
殊不知,你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会如一把尖刀,扎向对方的内心。
别说知耻而后勇,反倒会在贬低中活得痛苦不堪,变得一蹶不振。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唯有正面欣赏赞扬的话,才是向上生长的密码。
想要贴心的伴侣,就多肯定对方的付出;想要出众的孩子,就多给予积极的认可。

·愤怒语
《菜根谭》中讲:“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
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正警之。
如春风之解冻,如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家人有过失,心中不愉快,千万不要大发脾气,也别轻言放弃。
而是要委婉暗示,耐心劝告,有话好好说,方为家人的担当与守护。
倘若在气头上,一味怨怼斥骂,那有理也变得没理,有情也变得无情。
一家人过日子,岂能没有磕磕绊绊,但家是讲爱的安乐窝,不是怄气的战场。
平息你的怒火,收起你的气话,心平气和解决问题,这个家才能驶向幸福发达的港湾。

02止三欲
·反驳欲
苏轼在诗中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站的位置不同,处的角度不一,对事物认识就不尽相同。
因此,即便是一家人,也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观点。
但很多人,一听到家人说与自己认知相违背的话,就爱唱反调。
试图通过激烈的反驳和争辩,将自己感受和意愿强加在对方的身上。
事实上,不仅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和尊重,还会显得浅薄狭隘、戾气满满。
学会换位思考,克制自己的反驳欲,才能调和家庭氛围,周全家庭关系。

·胜负欲
《孙子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为了占一时上风,与家人针锋相对,纵使赢了,也是输了。
反之,用认输认怂,换来家庭的和谐安宁,输了也是赢了。
家庭不幸的根源之一,就是有个最佳辩手,凡事都要争个输赢对错。
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争辩不休,证明自己是对的。
可不管谁赢了,在不留情面的话语、面红耳赤的对抗后,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家人不是敌人,与其争个胜负,不如先让一步;与其赢了道理,不如守住温情。
放下无谓的胜负欲,收起无用的好胜心,一家人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名利欲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一个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承担家庭责任。”
一心追名逐利向前冲,习惯忽略和牺牲家庭,是做人最大的短视。
因为无论事业做多大,转过身却发现父母老矣、夫妻失和、孩子平庸……
任你腰缠万贯,任你声名远扬,也永远无法弥补这些缺憾。
孝顺父母,呵护伴侣,教好孩子,这辈子,才算成功,才有后福。
往后余生,把名利看淡,把家庭看重,做一个顾家的人,就是最清醒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