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慧眸识天下20251102

一、国际新闻(占50%)1. 中美就农产品贸易达成新协议时间:11月1日核心:白宫宣布,中国同意取消3月以来对美全部农产

一、国际新闻(占50%)

1. 中美就农产品贸易达成新协议

时间:11月1日

核心:白宫宣布,中国同意取消3月以来对美全部农产品报复性关税,并于2025年12月起连续两年每年采购不少于2,500万吨美国大豆;美方同步把“芬太尼关税”下调10个百分点,但仍保留至少20%关税。

影响:协议可在短期内缓解美中西部农业州出口压力,并降低中国进口蛋白饲料成本;但美方保留高关税意味着中美结构性贸易分歧未解,2026年大豆价格与全球运力仍将大幅波动。

2. 朝鲜外务相访俄:称“将支持俄作战直至胜利”

时间:11月1日

核心:崔善姬在莫斯科与拉夫罗夫会谈,重申朝方“坚定支持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并警告“半岛也可能爆发武力冲突”。

影响:北约同日确认朝军已部署至俄边境库尔斯克方向,意味着朝俄军事同盟从“弹药援助”升级为“兵力共战”,美日韩将加快三边情报共享与反导联演,东北亚安全热度再升一格。

3.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东部48死

时间:11月1日

核心:以军34架次战机对黎东部巴勒贝克等村镇发动“预防性打击”,称真主党火箭弹组装点藏于民居;黎卫生部统计48人死亡、50人受伤。

影响:巴勒贝克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空袭使黎以边境局势再度升级,并可能迫使联合国维和部队重新评估缓冲区巡逻路线,加沙停火调停窗口进一步收窄。

4. 德国拟20亿欧元“清退”华为中兴设备

时间:10月31日披露,11月1日发酵

核心:经济部草拟法案,用公共资金补贴运营商在2029年前全面替换已装华为、中兴5G组件,预计总成本20亿欧元。

影响:若法案通过,德国移动网络或面临3—4年“双轨运行”阵痛,5G建设成本上升约三成;中欧技术供应链脱钩速度加快,爱立信、诺基亚或获增量订单,但设备交付周期已排至2027年。

5. 南非完成G20峰会全部筹备

时间:11月1日

核心:南非政府称会场、交通、安保、志愿者培训“全部就位”,11月22—23日将在约翰内斯堡举办G20领导人峰会,议题聚焦“灾害融资、债务可持续性、公正能源转型”。

影响:这是非洲国家首次主办G20,南非希望借轮值主席国身份吸引逾30亿美元会议经济及基建投资,并推动IMF改革让撒哈拉以南非洲获得更多特别提款权配额。

6. 特朗普再拒与加拿大重启贸易谈判

时间:10月31日

核心:特朗普以“安大略省播放反关税广告”为由,宣布对加商品再加10%关税,并关闭谈判通道。

影响:加拿大71%出口面向美国,汽车、铝材、木材首当其冲;加元兑美元应声跌1.2%,市场押注加央行将提前降息以对冲出口萎缩。

7. 联合国人权高专敦促美停止“击沉贩毒船”

时间:10月31日

核心:联合国图尔克指责美国在加勒比海、东太平洋“无审判击沉”涉嫌运毒船只,9月以来已致61人死亡,要求立即停用“法外处决”式执法。

影响:美方行动被拉美多国视为“海上干涉主义升级”,墨西哥、委内瑞拉或联手在美洲国家组织提出调查动议,美拉禁毒合作面临新政治障碍。

8. 美联储宣布“数字美元沙盒”首轮名单

时间:11月2日

核心:美联储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测试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wCBDC),入选机构包括摩根大通、花旗、Swif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

影响:试验将模拟跨境结算、债券通证化与回购交易,预计2026年一季度出报告;若技术路线成熟,美元国际支付份额有望继续巩固,但对SWIFT现有报文体系形成替代压力。

9. 全球AI安全峰会发布“首尔公报”

时间:11月2日

核心:英、美、中、欧盟等28方签署,承诺建立“跨国AI模型红队测试标准”,并要求训练算力超过10^26 FLOP的模型须提前备案。

影响:这是首个针对大模型训练算力阈值的国际共识,OpenAI、谷歌、百度、阿里等头部厂商将面临“训练前评估+训练后审计”双重义务,AI芯片出口管制或进一步细化。

10. 印度比哈尔邦列车脱轨至少57死200伤

时间:11月2日清晨

核心:客运列车在半径400米弯道上脱轨,初步调查显示轨道扣件老化、车速超限。

影响:莫迪政府已下令30天内完成全国老旧轨道“扣件普查”,印度铁路年度更新预算或追加15亿美元;事故再次凸显新兴国家基建老化与快速客运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国内新闻(占30%)

1.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时间:11月1日06:32

核心: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火箭在酒泉升空,飞船入轨后成功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两个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

影响:任务将验证新一代舱外航天服与机械臂联合维修技术,为2026年月球轨道站舱段试验奠定在轨操作经验,也意味着我国载人发射频率提升至年均两次。

2. 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

时间:11月1日

核心: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宣布,第四代钍基熔盐堆持续运行72小时,在线测量显示钍232转化为铀233比例达设计要求。

影响:我国钍储量约30万吨,按当前用电规模可供千年;技术验证成功后将降低对进口铀依赖,并为甘肃武威商业示范堆2027年临界铺路。

3.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启航

时间:11月1日

核心:“雪龙2”号与“极地”号双船编队从上海出发,预计150天,将重点建设秦岭站二期后勤楼、安装高频雷达与极光成像仪。

影响:秦岭站将成为全球少数能开展极光、冰盖、空间物理综合观测的南极内陆站,提升我国对南大洋碳汇与环流变化的模拟能力。

4. 幸福河湖评价国家标准发布

时间:11月1日

核心:水利部出台《幸福河湖评价导则》,首次把“群众满意度、生态流量保证率、岸线自然率”量化打分,明年5月实施。

影响:标准将直接影响各地河长制考核与中央水利转移支付分配,地方治理重心有望从“景观优先”转向“生态功能+公众体验”并重。

5. 深圳获2026年APEC峰会主办权

时间:10月31日闭幕会宣布

核心:中国贸促会代表接过主办方旗帜,明年将邀请21个成员经济体领导人在深圳讨论“创新与包容的亚太”。

影响:深圳将新建国际会议中心并扩建宝安机场第三跑道,预计带动会展、酒店、数字经济板块投资超200亿元,跨境电商企业或获品牌出海新窗口。

6. 央行开展1万亿元7天期逆回购

时间:11月2日

核心:中标利率1.80%,净投放5,000亿元,意在平滑“双11”与税期资金缺口。

影响:银行间隔夜利率回落至1.65%,债市短端收益率下行3个基点,市场对年内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的预期升温。

7. 全国首张“个人碳账户”信用卡面世

时间:11月2日

核心:中信银行与深圳排交所合作,线上消费自动折算碳减排量,积分可抵扣公交地铁费。

影响:试点期覆盖深圳200万用户,若全国推广,预计可年减排60万吨二氧化碳,个人绿色消费数据有望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8. 上海试点“零碳”进博会

时间:11月2日布展完毕

核心:展馆100%绿电供应,搭建材料可循环率超90%,首次使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影响:将为大型展会提供“碳中和”操作模板,相关标准已提交商务部,未来或成国家级绿色会展规范。

9. 京津冀遭遇同期最强雾-霾

时间:11月2日

核心:区域平均PM2.5浓度达中度—重度污染,河北个别站点突破300微克/立方米。

影响:生态部已启动区域应急联动,北京、天津中小学暂停户外活动;污染过程预计持续48小时,凸显冬季散煤治理与工业排放反弹压力。

10.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后首次商业航次归来

时间:11月2日靠泊上海

核心:5天4晚济州—长崎航线,载客4,200人,平均入住率92%。

影响:本土邮轮运营成功将带动长三角船供、免税、演艺、餐饮产业链,上海口岸2026年邮轮旅客量有望恢复至2019年水平。

三、深度文章/调研报告/社论(占20%)

1. 《财新周刊》封面调查《特朗普再冲击:关税、联储与孤立主义2.0》

核心提示:通过对120位美国贸易律师、前USTR官员的问卷,文章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把关税武器化推向极致,其法律路径已从《1974贸易法》301条款扩展到《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若最高法院支持,总统可绕过国会加征关税至60%。

结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已使全球价值链出现“近岸+友岸”叠加搬迁,预计2026年美平均税率维持8%以上,全球FDI每下降1%,美国通胀将抬升0.3个百分点。

2.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中国式现代化与亚太新机遇》

核心提示:报告对比1990年与2023年亚太产业链分工数据,指出中国从“低端制造”转向“中间品+资本品”双轮驱动,对东盟中间品供给占比由11%升至34%,形成“区域价值循环”。

结论:RCEP关税减让叠加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可使亚太2040年GDP总量再增11.2%,建议各国加快“单一窗口”互联互通,降低非关税壁垒30%。

3. 新加坡《联合早报》社论《朝鲜半岛新结盟:风险外溢与外交缺口》

核心提示:文章分析朝俄“血盟”升级后,韩国国内对自主核武装支持率首次突破48%,美日韩戴维营机制可能由“情报共享”升级为“联合反导”;但中国对朝俄军事同盟公开持保留态度,六方会谈重启难度更大。

结论:东北亚正由“冷战遗迹”转向“多节点对峙”,各方须警惕“边缘政策”螺旋,建议重启“东北亚无核区”谈判,以冻结新部署的陆基中导。

4. 央行货币政策司专栏《再谈中国版“真实利率”》

核心提示:文章测算,2020年以来中国真实利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减核心CPI)维持在2.2%—2.8%,高于美欧0.5—1个百分点,解释为何企业“融资易、投资弱”。

结论:报告建议“把真实利率降至名义增速以下”作为跨周期评价基准,通过结构性降息与财政贴息组合,2026年将真实利率压降至1.5%,可额外拉动制造业投资1.8个百分点。

5. 《自然》刊发中国团队论文《钍基熔盐堆核燃料循环评价》

核心提示:研究基于1 MW实验堆数据,发现钍铀闭环后,放射性废物半衰期可从万年级别降至千年级别,同等发电量下废物量减少约40%。

结论:技术路线若放大至100 MW商用模块,度电燃料成本有望低于0.03元,文章呼吁建立国际标准,避免各国重复试验造成高放废物分散化。

四、历史上的今天(11月2日)

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首次定时播音,报道总统选举结果(哈定胜选)。这一事件被公认为世界商业广播事业的起点,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诞生,深刻改变了此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传播方式。

五、名人语录

“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最可靠的成功方法是再试一次。”

——托马斯·爱迪生(电灯发明者,1908年10月21日首次公开展示白炽灯持续发光13.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