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苏州,全球能源精英汇聚,一场关于绿色未来的深度对话正在这里展开。
10月23日至25日,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苏州举行。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15个国际组织的2000余名代表齐聚环秀湖畔,围绕新能源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届论坛以“十年携手能源变革 创新领航绿色未来”为主题,既是过去十年能源变革历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路径的清晰规划。

01 十年耕耘:从理念播种到行动引领
自2015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已从理念播种成长为行动引领,成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贡献世界能源转型的生动见证。
十年间,全球能源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能源转型之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和普遍行动。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指出,“中国代表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前沿,正重新定义着技术创新的边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创新和发展的领导者。”
从2015年的《苏州宣言》到2016年的《苏州共识》,再到今年的《苏州愿景》,这一发轫于苏州的国际对话平台,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对话平台、成果共享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平台。
02 创新实践: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转型
本届论坛上,人工智能与能源的深度融合成为焦点话题。在“人工智能+”能源分论坛上,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有效支撑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鲁俊岭提出,一方面要加大加快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的直联,让绿电更好支撑人工智能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的作用,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负荷特性与新能源出力更好地匹配。
苏州作为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创新的先行者,已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苏州在能源变革浪潮中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领域的融合创新,以建设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创新核心区为引领,已建成投用全国地市级规模最大的换电虚拟电厂、江苏省首座AI智慧调控充电站等重点项目。
03 城市样本:特大城市能源转型的探索
城市作为全球超过50%人口的居住地,消耗近80%的能源,自然成为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核心区域。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城市能源转型分论坛,聚焦国内外城市差异化转型进程中的成功实践与路径探索。
苏州作为人口超千万、工业用电量全国第一的特大城市,其能源转型探索具有示范意义。过去十年间,苏州全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用不到3%的年均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支撑约6%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不同城市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了各具特色的转型路径。沿海城市盐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已建成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047万千瓦,同时依托582千米海岸线,建设多个零碳园区,探索海上能源岛建设。
科创型城市合肥则凭借其国家科学中心的优势,在核聚变、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突破135万辆,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规模突破1800亿元。
国际合作也成为城市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论坛期间,苏州联合14个国内外城市共同发起成立国际零碳零废城市发展联盟,旨在加强城市间绿色发展政策理解和分享互鉴。
论坛期间发布的《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发展2030苏州愿景》提出未来五年将在能源安全、技术创新、低碳发展等领域采取共同行动,致力于推动2030年全球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较2024年实现翻番。
能源转型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全球议程。十年前播下的种子,如今已在全球开花结果。当全球2000多名能源领域的代表走出苏州论坛会场,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共识与愿景,更是一个可触达的绿色未来。
论坛落幕了,但能源变革的新篇章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