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王六郎》译文如下:
第一段
许姓渔人,家住淄川县城北门外,以捕鱼为生。他每晚都会携带酒来到河边,一边饮酒一边捕鱼。饮酒时,总会将酒洒一点在地上,祷告道:“河中溺亡的鬼魂,来喝点酒吧。” 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别人捕鱼,往往毫无收获,唯独许渔人每次都能捕满一筐。

第二段
一天晚上,许渔人正独自饮酒,有个少年在他身旁徘徊。许渔人邀请少年一同饮酒,少年爽快地坐下与他共饮。可这晚直到天亮,许渔人一条鱼也没捕到,心里颇为失落。少年起身说:“我到下游去帮你驱赶鱼群吧。” 说完便轻飘飘地离开了。没过多久,少年回来道:“大鱼都过来了。” 果然,河边传来鱼儿争相吃食的 “唼呷” 声。许渔人撒下渔网,捕到好几条一尺多长的大鱼。他欣喜万分,向少年道谢。准备回家时,许渔人要把鱼送给少年,少年却不接受,说:“我多次叨扰你,喝了你的好酒,这点小事哪里值得一提当作回报。要是你不嫌弃,我愿意常来陪你。” 许渔人说:“我们才刚共处一晚,哪来‘多次’一说?要是你肯常来,我实在太乐意了,只是惭愧没什么能招待你的。” 许渔人询问少年的姓名,少年答道:“我姓王,没有表字,你见到我叫我王六郎就行。” 说完两人便分别了。

第三段
第二天,许渔人卖掉捕来的鱼,赚了比往常更多的钱,便又买了酒。傍晚来到河边,王六郎已经先在那里等候,两人于是开心地一同饮酒。喝了几杯后,王六郎就去帮许渔人驱赶鱼群。这样过了半年,一天,王六郎突然对许渔人说:“能结识你这样清雅正直的人,情谊胜过亲骨肉,可我们离别的日子就要到了。” 语气十分悲伤。许渔人惊讶地询问缘由,王六郎几次想说却又停下,最后才说:“我们情谊如此深厚,我把实情说出来,你或许不会惊讶吧?如今要分别了,不妨如实告诉你:我其实是个鬼魂。我向来喜欢喝酒,几年前因为喝醉了酒,失足溺水死在了这里。

之前你捕鱼总能比别人收获多,都是我在暗中帮你驱赶鱼群,以此报答你每次洒酒祭奠我的恩情。明天我罪孽已满,会有接替我做溺鬼的人来,我就要去投胎转世了。我们只能再相聚今晚这一夜,所以我难免心生感慨。” 许渔人刚听到时十分害怕,但因为两人相处已久,关系亲密,也就不再恐惧了。他也跟着叹息,斟满酒说:“六郎,喝下这杯酒,别难过了。刚相聚就要分离,确实让人悲痛。但你罪孽已满,脱离苦海,正该庆贺,悲伤反倒不合情理。” 于是两人开怀畅饮。许渔人趁机问:“接替你的人是谁?” 王六郎说:“你明天在河边等着看,正午时分有个女子渡河时溺水,那就是接替我的人。” 等到村里的公鸡开始打鸣,两人洒泪而别。
第四段
第二天,许渔人恭敬地在河边等候,想看看王六郎说的事是否应验。果然,有个妇人抱着婴儿来到河边,走到河中间时突然落水。婴儿被抛到岸上,挥舞着小手小脚啼哭。妇人在水里浮浮沉沉好几次,忽然浑身湿透地攀着河岸爬了上来:她在地上稍作休息后,就抱着婴儿径直离开了。当妇人溺水时,许渔人心里实在不忍心,想跑过去救人;可转念一想,这妇人是来接替王六郎的,便又停下脚步没有去救。等到妇人自己爬上岸,许渔人怀疑王六郎的话没有应验。傍晚,许渔人又到往日捕鱼的地方,王六郎再次出现,说:“今天我们又能相聚了,暂且不说分别的事了。” 许渔人问其中缘由。王六郎说:“那女子本可以接替我;可我可怜她怀里的婴儿,若我为了自己解脱,反倒害死两条性命,所以我放弃了让她接替。

下次再有接替的人,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或许是我们两人的缘分还没尽吧?” 许渔人感慨道:“你这样仁慈的心肠,连上天都能打动啊。” 从此,两人又像从前一样时常相聚。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