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发现家中长辈开始忘事、迷路,甚至性格大变时,可能正是阿尔茨海默病在悄悄靠近。这种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的疾病,正影响着越来越多中国家庭。
不容忽视的现状:谁更容易患病?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7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患病风险明显高于男性,几乎是男性的1.8倍。这提醒我们要特别关注母亲、祖母等女性长辈的脑健康。
年龄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8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中,几乎每10万人中就有很多患者。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海、四川、辽宁等地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令人担忧的是,过去三十年间,我国的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占全球患者总数的30%。这意味着每3个患者中就有1个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如何及早发现:诊断手段越来越先进过去诊断主要靠记忆测试和脑部CT,现在有了更多精准的方法:
1. 脑部影像检查医生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查看脑部是否出现萎缩,特别是一种叫做"内侧颞叶"的记忆关键区域。更先进的PET检查能看到脑内的异常蛋白沉积,但因价格较贵尚未普及。
2. 生物标志物检测这是近年来的重大突破。通过抽取脑脊液或血液,检测其中的特定蛋白:
Aβ42/Aβ40:反映淀粉样蛋白沉积P-tau蛋白:特别是P-tau217,被认为是可靠的指标这些检查就像"脑部体检",能提前数年发现病变。3. 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评估患病风险。特别是ApoE ε4基因携带者,需要更加重视预防。
治疗新希望:从缓解症状到对因治疗传统药物:如多奈哌齐、美金刚等,主要帮助改善记忆和行为症状。
创新疗法:
靶向治疗药物:2024年,两款新药乐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在国内获批。它们能清除脑内的异常蛋白,真正延缓病情进展,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神经调控技术:包括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无创或微创技术,通过刺激特定脑区改善认知功能。中西医结合:中药调理、针灸等传统方法,配合认知训练、营养干预,形成综合治疗方案。给家庭的建议:早发现早干预:发现记忆力持续下降,应尽早就诊记忆门诊预防很重要:控制血压血糖、适度运动、保持社交活动家庭支持:患者的护理需要耐心和理解,家属也要注意自身心理健康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但随着医学进步,我们已经有了更多应对手段。通过科学防治、及时干预,完全可以让患者保有有质量的生活,让记忆消逝得慢一些。
如果您担心自己或家人的脑健康,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