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迅速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炎症介质的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能有效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疼痛和肿胀。但需注意,NSAIDs 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心血管风险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遵循医嘱。
秋水仙碱也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经典药物,它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不过,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因此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

糖皮质激素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也可使用,尤其适用于对 NSAIDs 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疗效不佳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副作用,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且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在缓解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和痛风石的形成。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来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但别嘌醇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使用前需进行基因检测。非布司他相对较为安全,但也可能有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苯溴马隆则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来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多饮水,并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结石形成。
除了药物治疗,痛风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对于控制病情、预防痛风发作同样重要。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