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号,美国管钱的头头贝森特在CNBC接受采访时一个劲儿地说:“我觉得中国这次把事情闹大,真是大错特错。咱们得沉住气,美国手里握着最大的谈判牌,毕竟我们是贸易逆差国嘛。”他又补充道:“好多贸易伙伴都在旁边候着呢,他们也都不着急把事情闹僵,所以等机会的时候,他们会先上。”
贝森特说话挺爽快,但话里还带着几层“潜台词”。他头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对美国采取对等报复措施,这不太明智,不该硬碰硬。因为美国手里有张王牌,那就是美国是贸易逆差的一方,而中国则是顺差国。他早在4月2日就阐述过这个看法:“贸易战的结果,关键还得看相关国家怎么做。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贸易战升级的情况下,顺差国往往是吃亏的那一方。”
再者,贝森特在后面部分又搬出他们那些所谓的贸易伙伴都在排队等着呢,声称这样就不会让局势升级,而他们则能拿到优先对话的权利,以此来给中国施加压力,意思就是说中国现在已经没了优先谈判的资格。但话说回来,中国真会在乎这么个所谓的“特权”吗?估计不会。
就像咱们中国商务部的人说的那样:“打贸易战,谁都不会有好处。那些按照冷战老路子来的单边主义做法,到头来只会坑了自己。”美国财政部长那套“筹码理论”,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因为他没看清现在的全球经济形势。美国跟咱们中国有贸易逆差,这主要是全球产业链分工导致的,很正常的事儿。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相当大,占了全球三成的增加值,这让“中国制造”成了全球供应链上特别重要的一环。美国公司呢,他们把赚钱少的生产环节放到中国,但赚钱的研发、品牌这些环节还是留在美国。这种分工方式,就像个“微笑曲线”,贸易逆差其实就是美国公司自己选的结果。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如果按“增加值贸易”来算,到2024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能少48%。比如说,一个在中国组装的iPhone,它的芯片、操作系统这些核心技术还是美国公司手里的,中国只能拿到大概5%的组装钱。这种情况就是,中国看着顺差多,但美国赚的钱更多。所以,美国财长说的“逆差优势论”,更像是场自己骗自己的政治秀。
碰到美国搞单边主义,中国正忙着搭建新的国际合作路子。RCEP实施了三年,你看,中国和东盟的买卖多了47%,九成的东西都能免税流通了。在沙特阿拉伯,咱们中国的石化公司和沙特阿美联手弄的延布炼油厂,一天能变40万桶原油为高价的化工产品。这种“一带一路”的搞法,正悄悄改变着全球贸易的格局呢。
美国的伙伴们现在对它的“只顾自己”政策产生了怀疑。欧盟的老大冯德莱恩直接就说美国的关税“没道理,也不合规”,然后立马反击,对美国加收了200亿欧元的关税。日本管经济的大臣西村康稔也说,日本企业得快点把供应链从美国撤出来。这种大家开始站队的现象,让美国财长之前说的“筹码论”看起来更没人支持了。
如果美国还一直沉迷在“逆差好处多”这种政治错觉里,那最后肯定会吃大亏。就像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的那样:“打贸易战,谁都不会赢。谁要是想通过加关税来改变全球经济的规矩,那最后肯定会被历史给淘汰。”咱们中国有底气,不光是因为经济结实抗打,更是因为咱们看得清全球化的路子。在这场跨世纪的较量里,开放和合作才是大势所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