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取消芬太尼税,中国买美国大豆、取消稀土管控,谁亏了?

一场刚刚熄火的中美贸易战,还没安稳几年,就在2025年的春天,被特朗普的一记重拳砸出了漫天火花。2025年2月1日,华盛

一场刚刚熄火的中美贸易战,还没安稳几年,就在2025年的春天,被特朗普的一记重拳砸出了漫天火花。

2025年2月1日,华盛顿以打击芬太尼供应链为由,悍然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高达20%的惩罚性关税——这被外界称为“芬太尼关税”,使得对华商品的平均税率,瞬间飙升到了骇人的55%左右。

面对这波极限施压,北京的反应快得像一道闪电。

中国商务部第一时间怒斥美方转嫁国内矛盾,紧接着3月份就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4月起更是祭出了杀手锏——加强稀土出口许可制度。

一场围绕着大豆、稀土和芬太尼的博弈,正式拉开大幕。

特朗普的算盘,这次似乎打错了。

这一系列的极限施压,就像一记七伤拳,还没伤到对手,自己先吐了血。

第一个痛点,是大豆。

报复性关税之下,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几乎瞬间“熔断”。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冷酷无情,9月份的进口量直接归零,这是2018年贸易战最激烈时才出现过的场景。 没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美国中西部的豆农们欲哭无泪,农场破产率应声上涨10%,堆积如山的大豆甚至压垮了粮仓。

尽管美国政府紧急掏出上百亿美元补贴,但这对于“农场末日”般的困境,不过是杯水车薪。

第二个痛点,是稀土。

中国的反制精准而有力。自4月加强出口许可后,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5%,直接导致全球价格上涨20%。

这一下,打到了美国的七寸。五角大楼的报告里写满了焦虑,因为稀土短缺已经直接影响到了F-35隐形战斗机和各类型导弹的生产供应链。 要知道,一架F-35就需要超过400公斤的稀土材料。 分析师警告,西方国防工业巨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断供威胁。

腹背受敌之下,曾经气势汹汹的特朗普,也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

这一次,他选择在10月19日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亲自向媒体“明牌”。

特朗普的方案简单粗暴,核心就是“一换二”:

美方让步:取消那要命的“芬太尼关税”。

中方回报:不仅要恢复对美国大豆的大规模采购,还得立即放开稀土的出口管制。

这套组合拳,看似是各退一步,实则是想用一个本就不得人心的错误政策,换取两个北京握在手里的核心筹码。

北京显然没那么好糊弄。

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就在记者会上给出了不软不硬的回应:谈判可以,但必须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中方拒绝任何形式的施压策略。

这番回应的底气,来自于中国早已未雨绸缪的后手。

一方面,中国的大豆供应链已经悄然“去美国化”,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进口量大幅增长,成功填补了缺口。 另一方面,稀土管制被定义为长远的战略规划,而非短期的报复手段。

换句话说,当华盛顿还在纠结于眼前的损失时,北京已经把算盘拨到了更长远的未来。

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于马来西亚举行的新一轮谈判上。

山姆大叔的工具箱里,似乎还藏着软件出口许可之类的威胁。 但很显然,这一次,主动权已经不在他手里。

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急于在APEC峰会前摊牌,是为了逼迫中方快速妥协,好带着“胜利”回国。但手握稀土这张王牌,并且已经摆脱了大豆依赖的中国,显然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陪他慢慢玩下去。

这场赌局,谁的筹码更多,谁能笑到最后,恐怕还远未到揭晓谜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