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鞋样,多为纸制,现如今比较少见。
奶奶通常会用家中不需要的烟标、陈年挂历或废旧纸品等,裁剪鞋样(包含鞋头、鞋面)。鞋样空白处,她往往会用铅笔在不起眼的地方标注名字、鞋码、制鞋时间等信息。
老早这种鞋样是家中寻常物。现在除了专门收集鞋样的年轻人,在上海农村的一些老长辈家中已很少拿得出这类鞋样。
这其中原因众多,主要原因大致如下:一来,长辈们可能经历数次搬家,期间丢掉或遗失了部分鞋样;同时,会制鞋的长者,多为我的奶奶辈,他们眼力大多不好;且随着物质条件提升,子女们并不喜欢穿这种自制的鞋,因此长辈们制鞋的热情逐渐被浇灭。这些曾经常出现在桌上、抽屉中,亦或是书中夹带的纸鞋样,自然也不再被保留。
曾几何时,我也不爱穿老棉鞋。老棉鞋虽暖和,但土气。如今却开始怀念这份土气。那一双双看似朴素的老棉鞋,是亲人一针一线编织出的无声爱意。

/原创 勿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