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树屋到燃气灶:老祖宗的生存逆袭藏着中华文明的实用密码

先问大家三个灵魂拷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别慌,这不是哲学课,而是咱们老祖宗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距

先问大家三个灵魂拷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别慌,这不是哲学课,而是咱们老祖宗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距今上万年前中国大地还是 “野兽开party、人类靠边站” 的局面: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到处是高大的树木夹杂着低矮的灌木藤蔓交错、野草杂生。禽兽蛇虫游走其间。我们的祖先不得不与老虎、狗熊这些猛兽竞争生存空间。人比起这些野兽既没强大的力量也没锋利的爪牙。那时的人类与其说是捕食者还不如说是猎物。可人类运用思想智慧这一武器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工具依靠团结与协作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生物圈的最高主宰。

那时候的人住在哪儿?树上、洞里......跟动物没啥区别。晚上睡觉指不定就被老虎、狗熊叼走了。那时的人想睡个安稳觉比如今中彩票还难。就在这时的上古华夏一位被称为“有巢氏”的英雄横空出世搞起了 “房地产革命”。这位老哥估计是被野兽吓怕了就天天琢磨怎么盖房子。那时候没斧头、没钉子,只有石头工具,所以砍一棵树比登天还难。可有巢氏硬是用石器砍木头、搭架子盖出了原始版 的“树屋”、“木屋”。尽管这种原始简陋的房子颜值肯定不如现在的商品房,但功能却绝对足够硬核 —— 野兽来了只能干瞪眼张牙舞爪却无可奈何。

战国时代的韩非子曾说有巢氏因为会盖房子被大家推举为 “王”。其实那时还没“天下”、“国家”这样的概念。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是有巢氏周围的部落跑来偷师学习盖房技术。有巢氏因此被周围各部落推举为首领。在这里统治者的权力并非来自武力,而是来自于智慧来自于技术。谁能完成技术创新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被拥戴为首领。有巢氏盖房子让人类第一次在自然界有了安全感。可人要生存必须去外面寻找食物总不能一直待在房子里吧?即使有了房子作为防御性的居所,但人类的生活环境依然危机四伏。

尤其是一到晚上老有野兽在房子外面晃荡。大部分野兽在夜晚的行动能力远超人类。一天当中白昼与黑夜几乎各占一半时间。如果人类不能征服黑暗就不可能征服世界。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另一位上古英雄燧人氏。传说燧人氏曾见到鸟啄树有时会有火花闪出。受此启发的燧人氏认识到摩擦能生活,于是开始了 “古代版爱迪生实验”:他试过无数种木头磨破了无数次手终于在某一天木头冒烟了,火!着!了!别看我们这里只用一句话概括了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实验,但这一过程中的艰辛却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美国电影《荒岛余生》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男主用现代工具钻木取火都差点崩溃,更何况是毫无任何经验的上古先民呢?火其实并非人类的发明,而是自然界本就存在的事物。可人工取火方式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文明的面貌:人类利用火这种工具驱赶野兽从而逐渐确立了自己在生态食物链中的统治地位。比这更为直观的影响是人类从此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吃上熟食。这样的生活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此外火还能用于冶炼金属。正是钻木取火的发明为后来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物理学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哲学上也有一个与之相类似的观点叫做“物质不灭”。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存在具有的无限、永恒、绝对的性质。当然物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永续的运动变化状态,但绝不会凭空消亡。其实人类的历史演进又何尝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呢?历史并不是一个个孤立事件的简单组合,而是一条永续发展的长河。历史上发生的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一点一滴汇聚才创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

在历史的发展传承过程中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却彼此互相影响着从而造就了滚滚向前递进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打开燃气灶生火做饭时不会想到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生火做饭这种方式的人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何等影响,可这种影响却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有了房子和火以后人类的日子好过多了。这时老祖宗们又开始琢磨:这天地万物到底是咋回事?于是伏羲上线。这位老哥不玩技术,而是玩起了哲学。伏羲的本职工作是搞畜牧。他发明了渔网和畜牧业让大家不用天天饿肚子。其实他的副业更牛 —— 研究宇宙。

别人看天是 “天就是天”,伏羲看天是 “天为啥下雨?星星为啥眨眼?” 他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连鸟兽花纹都研究个遍最后搞出了八卦。八卦是啥?简单说就是用 “—” 和 “--” 两个符号画出了天、地、雷、风等八种自然现象用来解释宇宙规律。这可比西方的星座早了几千年堪称 “上古版宇宙模型”。伏羲可能没想到他随手画的八卦后来成了《易经》的源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从那时起中国人就开始用理性思考宇宙,而不是靠神话解释一切。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咱们中华民族的上古英雄都是 “实干派”。

有巢氏盖房、燧人氏取火、伏羲搞哲学......没一个是 “神神叨叨” 的。中华文明一大特征就是非宗教性。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是排斥宗教的。事实上中国有很多种宗教:有本土宗教道教,有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有从中东传来的伊斯兰教,还有从欧洲传来的基督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的权利。中国不排斥宗教本身也体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开放性。源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非但没受到排斥,反而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

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从不排斥宗教,但中华文明的内核却始终是世俗性的。在中国从没任何一种宗教能获得全民普遍信仰。在中国你可以信道教、信佛教、信伊斯兰教、信基督教还可以选择不信教。中国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宗教,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其实秉承的是实用主义。中国人其实是有信仰的,只是我们的信仰不同于其他国家那种宗教信仰。中国人信的是实用主义。中国人所关注的是现实生活,而不是某种超自然超世俗的宗教理论。中国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中国人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会尽可能为国为民多做好事,如果在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先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中国人这种家国天下情怀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实用主义信仰。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欧洲的教堂这些建筑无一不是为了实现与神的沟通。可中国的长城是用于军事目的,中国的都江堰是农业水利设施。哪怕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宫殿至少也是给皇帝一家活人享受的。这些中国古建筑无一例外都是实用目的,而不是用于宗教祭祀的。当然中国也有道观、佛寺、庙宇,中国人也求神拜佛。

可大部分中国人却并不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荣耀上帝。中国人更关注的始终是今生的现实世界,而并非不可知的来生世界。反观世界上大部分民族都相信人生的价值在于荣耀上帝修来生。这是中国人和世界上其他民族思维上的一种典型差异。也许正是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塑造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独特性。伏羲之后神农氏接棒开启了 “干饭人的逆袭”。神农氏堪称 “古代袁隆平”。他研究地形、气候、土壤教大家种五谷,又发明了一系列农具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人只有在吃饱喝足后才有余力去发展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从而创造历史。神农氏奠定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底色。他为了寻找能吃和能入药的植物曾亲自尝遍百草。传说神农曾一天中毒七十次。他最后很可能就是因为误吃了有毒的植物才死的。可以说神农奠定了中国农业与中医药最早的基础。华夏文明从有巢氏到神农氏完成了从 “生存模式” 到 “ 发展模式” 的逆袭。这些上古英雄用最简陋的工具完成了最伟大的发明,用最朴素的思考奠定了最深刻的哲学。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文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硬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