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一个名叫阿克斯的美国人来中国旅游,然而,在从西安返回北京的途中,他却突然出现严重的咳嗽和发烧的症状,没过多久,他就陷入了病危状态。

到达北京后,医护人员紧急将他送入北京协和医院的外宾部,仅入院四十多个小时候,阿克斯就因呼吸衰竭死亡。
经过调查和诊断,最终得出结果,这名正值壮年的美国人,竟然是一个艾滋病患者,他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
时隔多年,从1981年的第一例开始,美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已经增长到了如今的120万人,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却超过了美国,达到了惊人的130万人,我们的邻国日本却将艾滋病患者的人数控制在了2.8万人。
如此巨大的差距,中美日对艾滋病的防治政策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别?四十年时间里,中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又是因何激增?
1. 中国的艾滋病发展史从阿克斯开始,之后的几年里,我国陆陆续续有了十几例艾滋病病例,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国人,这也让很多中国人并没有把艾滋病当回事。
毕竟,这个所谓的“艾滋病”都是外国人从资本主义国家带进来的,与中国人相比,外国人自由混乱的生活习惯显然更容易导致他们患上这种病。

在八十年代,我国才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没多久,很多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仍然相当保守传统,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也逐渐趋向开放,“性自由”的概念开始在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传播。
九十年代后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流氓罪”从刑法中被删除,年轻的未婚男女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现象也不再是个例。
但在这个时期,新发现的艾滋病患者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由性传播患病,由于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大多会用到避孕套,男女性行为导致的艾滋病传播概率要比男男性行为的传播概率更低,艾滋病也由此成为了“生活作风不良的男同性恋”的专属病。
然而,在那个普遍认为患有艾滋病就是不知检点的年代,却有一个村几百人都患有艾滋病,这就是被称为“艾滋病村”的河南省文楼村。
当时,许多血浆采集站点突然出现在河南各地,这些站点都是一些人为了获取利益而非法设立的,文楼村民风淳朴,村民大多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

为了给家里减少负担,听说抽一管子血就能赚到四五十元钱,不少村民都选择了去“卖血”,要知道,那时候的五十元甚至是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更是一大笔收入。
有的村民因为家里有困难需要用钱,还会夫妻俩一起出动去卖血。
从1995年开始,文楼村陆续有许多村民去世,其中不乏年轻力壮的青壮年劳动力,1999年,经河南省卫生厅调查,这些村民都是因患有艾滋病而离世的,而且在活着的村民中,也有大量的艾滋病患者。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来自村民们当初的“卖血”行为,原来,患病的村民“卖血”的时候采用的是单采血浆的方法,即把采到的血用离心机分层,留下血浆,剩下的红细胞则回输给卖血的村民。

因为是非法偷采血浆,那些专门买村民的血浆的采集站点基本都不正规,卫生情况更是一塌糊涂,离心机又是重复使用的,一旦卖血人中有一个人患有艾滋病,其他人就都会通过血液被传染上,这也是文楼村大量村民被感染的原因。
从2006年开始,男同性恋之间的性行为导致的艾滋病传播受到广泛的关注,媒体也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在男同性恋中的艾滋病群体身上,仿佛艾滋病与性、同性恋之间有着密切难分的联系。
社会普遍对艾滋病的认知不足也是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加快的原因之一。
2. 日本感染率低的秘密一提到日本,我们的第一反应估计就是他们发达的性产业吧,日本人似乎从不避讳提到“性”,他们在日常社交中的边界感非常明显,对性关系上的边界感却几乎等同于没有,日剧中的“背德”题材作品也是最多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开放又混乱的国家,却保持着极低的艾滋病感染率,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上世纪发生的日本重大污血案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一家名为“绿色十字”的医药公司从国外进口了一批血液制品并在日本国内出售,为了降低成本,这家公司没有选择对这批血液制品进行加热处理消毒。
然而,就是这一念之差,导致了日本大约1800名血友症患者在注射了带有HIV病毒的血液制品,最终,这1800余人全部感染了艾滋病。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这起案件造成的结果十分严重,但或许是因为该公司当时的三位高层人员都是高龄老人,他们在被起诉后并没有被判以严重的刑罚,仅在赔偿了受害患者累计2亿多美元以后短暂入狱,但那1800多名患者中却有足足500人都因艾滋病而死。
此后,日本对血液制品的管理更加严苛,还建立了完整的血液追踪和筛查机制,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日本人对艾滋病的认知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日本民间对血液制品的使用也更加谨慎。

除此之外,日本人对于性教育也非常注重,性教育这门课是日本人从小学就要开始上的,不仅老师在学校会细心引导学生们理解“性”,回到家,家长们也会给孩子们科普关于性的知识。
而且,日本人的医疗卫生教育也做得很细致,这类教育教会了孩子们如何保证个人卫生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对于日本人来说,即使是同性之间,也很少做一些亲密的动作,哪怕只是牵手和拥抱,但就算是伴侣,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也是不可缺少的。
都说日本的色情行业发达,但日本针对色情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不乏对未成年的保护政策、对色情行业的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以及强制色情行业从业者体检的相关政策。

不得不说,在卫生健康教育的这件事上,日本人做得还是很好的。
当然,日本艾滋病感染率低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的男同性恋比起其他国家来说实在不多。
虽然这几年日本的男男影视作品有所增加,年轻人对同性恋群体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升,但日本的中老年男性群体仍然抱有严重大男子主义思想,再加上日本人对家庭看得很重,因此,日本社会反对同性恋的声音还是比较多的。

总的来说,日本能够将艾滋病感染率控制在比较低的范畴内,跟日本人的对艾滋病传播源头的控制和重视脱不开干系。
3. 中美艾滋病现状比起日本,美国的情况似乎就严重的有些离谱了。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医疗水平自然不必多说,但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各方面都发达的国家,艾滋病感染者竟然超过了120万人。
要知道,美国总人口才3.4亿,这就意味着,美国每1000人里面,就有4个人感染了艾滋病,这个数据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但事实上,从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的一系列举措我们其实就可以看出来,美国对各种疾病的防控水平并不好。
美国的GDP中,有20%都是由医疗行业贡献的,在美国看病,先不说具体的治病要花多少钱,光是叫个救护车就得花上两三千美元了。

这时候可能有的朋友就会好奇,难道美国没有医保吗?当然有,但是美国的医保也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比起钱袋空空的普通人,美国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似乎只对身价高昂的美国有钱人开放。
除此之外,美国人热衷于追求自由,对性自由也十分推崇,有的地区不仅毒品泛滥,人们发生性行为时连安全套也很少使用。
现在美国政府也在尽力出台一些相关的管理政策,但是美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积弊颇深,要想在短时间内缓解困境,还是比较困难的。
再来说我国,虽然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艾滋病感染率也比美国低,但是我国的感染人数竟然超过了美国,这就不得不提起重视了。

这些年,“同性才是真爱,异性是为了传宗接代”的观念在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中传播,导致部分人对同性恋的了解陷入了误区,社会接受程度的提高也让更多的同性恋走进了大众视野。
但与此同时,性教育的缺失始终是我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一大障碍,同性恋群体中仍然有人认为安全套只是为了避孕,同性之间的性行为无需佩戴安全套。
可事实是,我国的艾滋病患者中,有95%的人都是因为性行为而感染的,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男同性恋。
和美国不同,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完善性教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