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沉默的荣耀》之东海小组:碧海丹心,隐蔽战线下悲壮的生死较量

1950年初的台湾,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后,实行严厉的白色恐怖统治,对我地下党员进行大规模抓捕和处决

1950年初的台湾,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后,实行严厉的白色恐怖统治,对我地下党员进行大规模抓捕和处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支名为 “东海情报小组” 的特殊队伍正在暗处活跃。

小组最初由何遂创立,吴石到台湾后加入。按照最初的设计,吴石只需要把获取的情报交给何遂即可,这样的安排对吴石来说相对安全-。

吴石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他1894年生于福建闽侯,先后就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在两校均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誉为“十二能人”。

伴随着抗战胜利,吴石对国民党日益失望。1947年春,通过对国民政府极度失望的吴石找到老友何遂,与中共上海局领导人建立联系,自此开始秘密为共产党工作。

何遂的身份同样特殊,他是国民党立法院立法委员,这种身份为他的地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两位身居高位的人物,却因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共同关切,走上了一条充满危险的道路。

东海情报小组共有五名核心成员,除了吴石和他的副官聂曦之外,另外三人分别是交通员张灏、译电员谢仲豪和发报员刘慷福。

小组的运行极为讲究保密性原则。按照组织纪律,吴石只和张灏单线联络,谢仲豪和刘慷福是张灏的下线,也只和张灏单线联络。整个情报小组中,张灏是关键,只有他才认识所有人。

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情报小组的安全。特别是在当时的严峻环境下,单线联络、不允许横向联系的原则,有效地保护了每位成员的身份。

东海情报小组的运作最初相当高效且安全。独立性很强,和台工委(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的联系很少。

情报传递过程简单有效:吴石拿到情报后把情报交给交通员张灏,张灏直接让发报员刘慷福通过电台发给上级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之前的东海情报小组情报只经过三个人的手。

电台藏在轮船上,张灏是船上的大副,电台平时处于静默状态,只有紧急情况才启用。这种隐蔽而灵活的操作方式,使东海情报小组在初期能够安全运作。

1949年7月,吴石接到命令赴台任“国防部”参谋次长。临行前,他将298箱军事绝密档案完好保存留给解放军。到台湾后,他利用参谋次长身份,进入国民党最高决策层,搜集核心情报。

与此相配合,中共华东局选派女共产党员朱枫以探亲名义赴台,作为吴石的联络员。吴石与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组成“东海情报小组”。

朱枫抵台一周后,便从吴石手中取得《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绝密军事情报,这些情报通过秘密渠道传回大陆,甚至呈送至毛泽东案头。

然而,东海情报小组的安全运行态势并未持续太久。何遂的儿子何康在上海军管会任职的消息被保密局得知,身份暴露的何遂只能撤离台湾,东海情报小组也就交给了吴石。

此前吴石只需要单纯提供情报就可以了,现在他成了情报小组负责人,在获取情报的同时他还需要和交通员接头,对他来说暴露的风险自然也就大了很多。

紧接着,又一个致命的打击接踵而至——刘慷福叛变了。这一叛变行为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张灏和谢仲豪牺牲了,二是电台落入保密局之手。

交通员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张灏牺牲后组织上派朱枫赴台担任新的交通员。

朱枫和台工委接头后转达了上级要求台工委帮忙重建交通线的要求,等交通线建成之后她再去和吴石接头。

这实际上埋下了隐患。之前东海情报小组独立运行,和台工委几乎不发生横向联系,现在交通线都是台工委重建的,那也就意味着以后传递情报都绕不开台工委。

台工委书记蔡孝乾把重建交通线的任务交给了基隆工委书记林义良,林义良为东海情报小组重建了一条海上交通线。

这条海上交通线的运作流程异常复杂:林义良找到自己的下线——一个在码头上卖鱼的老板,让他和老薛的船在海上进行接驳,情报通过海上接力的方式来传递。

具体流程是:朱枫直接从吴石那里拿到情报后交给蔡孝乾,蔡孝乾再交给林义良,林义良接到情报后启动海上交通线,他先要把情报交给卖鱼的老板。卖鱼的老板开着自己的渔船和老薛的船在公海上接驳,最后再由老薛把情报送出去。

流程越简单越有效,接触情报的人越少越安全。之前东海情报小组接触情报的只有吴石、张灏和刘慷福三个人。

现在这个传递情报的流程太复杂了,一条情报至少需要经过吴石、朱枫、蔡孝乾、林义良、卖鱼老板和老薛六个人的手(中间说不定还有其他人经手)。

除了吴石和朱枫之外,其余四人只要有一人出了问题情报就泄露了。从这一点来说,吴石最后暴露其实也就不奇怪了。

1950年1月29日,蔡孝乾被捕一周后叛变。蔡孝乾的叛变导致整个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1100余名地下党员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死。吴石、朱枫等人也因蔡孝乾的出卖而暴露。

蔡孝乾叛变后加入国民党情报部门,1982年74岁在台湾死。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他出卖而牺牲的烈士们大多正值壮年。

危急关头,吴石冒险为朱枫签发特别通行证,试图助其离台,这后来成为吴石的“罪证”。1950年3月1日,吴石在家中被捕。

在狱中,吴石遭受酷刑,一只眼睛因遭毒打永远失明,但始终坚贞不屈。这位曾经在日本陆军大学以第一名毕业的高材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

1950年6月10日下午4时,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面对死亡,吴石镇定自若,从容吟诗。朱枫则“身中六枪”,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年仅45岁。吴石临刑前吟诵的绝命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

他们牺牲后,台湾的地下党组织几乎被完全破坏。但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还有一个潜伏小组没有暴露,虽然蔡孝乾是台湾工委书记,隶属华东局,但这支小组不接受他的管理。

这就是洪国式情报组,直接隶属于中央社会部李克农。

洪国式于1949年12月15日抵达台湾后,通过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参谋刘全礼,拿到了全台驻军战力配置、装甲兵战车数量等重要的军事情报。

洪国式小组的暴露,源于一次谨慎不足的招募。1950年初,洪国式急于发展了一名台空军军官,名叫杨文亮。然而,杨文亮的真实身份是保密局的特务,就这样,洪国式暴露了。

1950年2月28号,洪国式正在台北车站购买车票,准备离岛回国,突然,一个无赖过来跟他挑衅,双方发生争执,车站警察以违反戒严法为名,将他们带去了当地派出所。

这实际上是特务设下的圈套。车站警察询问非常客气,说没什么大事,只要核实了他的身份就放人,让他提供三个以上的保人。

洪国式无端被无赖挑衅,本身就很气愤,再加上他想急于脱身,情急之下不知其中有诈,由于他在台北识人不多,提供的保人联系方式都是关键的情报人员。

特务为什么没有直接抓人,等了这么久,在洪国式离台之际,弄了这么一出打架的闹剧?原来就是为了诱出保人。

此后保密局特务如法炮制,包括刘全礼在内的多名骨干成员被捕。洪国式情报组,迎来了灭顶之灾。

在台湾地下党遭到大破坏的背景下,仍有少数幸存者。刘青石,本名刘英昌,台湾基隆八堵人,是地下党最后一名被捕的成员。他也是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之一。

刘青石生于日据时期的台湾,尽管接受日式教育,但民族意识强烈。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与同学计划向日军饮用水投毒,事泄后于1940年被捕,关押至1945年日本投降。

1950年,因蔡孝乾叛变,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受毁灭性打击,400余名党员被捕,吴石、朱谌之等高层相继牺牲。

刘青石因与蔡孝乾关系密切,成为国民党特务重点追捕对象。他在基隆、花莲等地的山区、墓地中躲藏长达四年半。

1954年,因吴金堂自首,刘青石的家人被胁迫劝降。他在逃亡途中遭特务围捕,最终在基隆被捕。国民党特务机关试图利用他“回大陆做卧底”,刘青石假意答应,于1956年经香港返回北京,并向组织详细汇报台湾地下党被破坏的全过程。

另一位传奇的幸存者是谢汉光。他曾是中共台中工委潜伏人员,以台湾林业试验所莲花池分所职业为掩护。

台湾军情机构以“匪华东局潜台组织梁铮卿等叛乱案”的未获要犯而四处追捕。在台湾特务机构的机密档案中,有一项说明写着:“谢匪汉光,迄未获案,希各有关单位注意追查。”

谢汉光潜逃到台东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林小村,得到该村村长的帮助,冒名顶替失踪多年的高山族农民“叶依奎”的户口,就此当了一名林业工人。他在那里度过了极其艰难险厄的38个年头。

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谢汉光才得以走出深山,重见天日。

1988年12月8日,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的谢汉光,手持台籍农民“叶依奎”的身份证,从隐蔽38年的台东深山密林走出来,趁台湾“开放探亲”之机,回到广东省丰顺县老家。他与离别50多年之久的发妻和子孙辈相聚。

但其组织关系最初未得认可,幸亏仍在世的同为潜伏台湾人员的老战友陈仲豪奔走证明。1995年经过审查,恢复其党籍(包括离休待遇)。

从东海情报小组的运作和最终暴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

最初的东海情报小组之所以能够安全运行,关键在于其结构简洁、环节少。吴石拿到情报后把情报交给交通员张灏,张灏直接让发报员刘慷福通过电台发给上级就可以了。而后期情报传递环节增多,一条情报至少需要经过六个人的手,大大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另一方面,叛徒的出卖往往给地下工作带来毁灭性打击。刘慷福的叛变直接导致张灏和谢仲豪牺牲,电台落入敌手;蔡孝乾的叛变则导致整个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

地下工作还需要极强的警惕性和应变能力。洪国式小组的暴露,就是因为对发展对象审查不够,误将特务当作发展对象。而在发现危险征兆时,又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和预案。

这些经验教训,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北京西山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花岗岩墙壁上刻有846位烈士英名,但仍有大片空白——有些英雄可能永远隐姓埋名......

当我们在夜空下仰望繁星,或许其中几颗就是这些隐蔽战线英雄化作的光亮,永远注视着他们挚爱的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