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不爱你了,我只是终于,爱自己胜过爱你了。
决定离开的那天,天气其实很好。阳光明晃晃地照进我们曾一起挑选的窗帘,尘埃在光柱里安静地飞舞。我平静地收拾好最后一件行李,环顾这个承载了我们无数回忆的客厅,然后轻轻关上了门。
没有歇斯底里的争吵,没有第三者插足的狗血,甚至没有一场正式的告别。
我只是,安静地做了那个先走的人。
在很多人眼里,先转身的那个人是狠心的,是薄情的。他们看不到的是,在决绝地关上门之前,我曾在门内,徒手敲了多久的门。
我的离开,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而是一场漫长而沉默的凌迟。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不到爱的呢?
或许是分享日常时,得到的永远是几个小时后的一个“嗯”;
是满心欢喜地规划周末约会,他却说“随便,都行”;
是在深夜里情绪翻涌,转头却只看到他背对着我、早已熟睡的背影。
我发出的消息,石沉大海;我伸出的双手,落不到回应;我燃起的热情,被一点点冷却。
我像一个人站在空旷的舞台,卖力地演着一场独角戏,而唯一的观众,早已提前离场。那种巨大的失落和孤独,不是来自于争吵,而是来自于无边无际的沉默和敷衍。

我也曾拼命为他找过借口。
“他可能太忙了。”
“他性格就是这样,不善于表达。”
“再坚持一下,或许会好的。”
我像一个虔诚的教徒,在废墟里努力寻找他爱过我的证据,哪怕只是一星半点。我用回忆的余温,来取暖此刻冰冷的心。
可爱意就像沙漏,一点一点,流逝殆尽。
当我发现,我的眼泪不再能换来他的心疼,只会换来他的烦躁;
当我意识到,我的存在对他而言,从“不可或缺”变成了“可有可无”;
当我感觉,在这段关系里,我变得卑微、焦虑、不像我自己……
我知道,我该走了。

我不是不爱了。那片真心,是真的;那些付出的岁月,也是真的。
只是,我不能再继续骗自己了。
继续守着一段已经枯萎的感情,像一个守墓人,日复一日地祭奠着过去的温存。我感受不到现在的温暖,也看不到未来的光亮。
所以,我选择了离开。这看似是我先放了手,但其实,是他早就松开了我。
“先走的人”,不是胜利者。我们同样承受着钻心的痛,还要背负“绝情”的罪名。但这是一种清醒的痛,是一种为自己负责的痛。
我拿走的不多,只是那个在爱里迷失了许久的自己。

如今,我学会了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不必再等一个不回家的人;我可以在周末安心看一本书,不必再为一条不回复的信息心神不宁;我的情绪,终于重新由我自己主宰。
我终于明白,一段健康的关系,不应该让你不断地自我怀疑、低声下气地去乞求一点爱意。 真正的爱,是双向的奔赴,是清晰的感知,是心安理得的被重视。
如果你也正在一段感受不到爱的关系里挣扎,我想对你说:
你的感觉没有错。当你在反复质疑“他到底爱不爱我”的时候,答案就已经是否定的了。
选择先走,不是背叛,不是懦弱,而是在暴风雨中,终于选择为自己撑起一把伞。 是你在深水中快要窒息时,那个求生本能般的上浮。

放过那个不爱你的人,也放过那个在爱里卑微如尘的自己。
我们主动结束的,不是爱情,而是一场漫长的、单方面的消耗。这不是失败,而是一种胜利——你终于赢回了自己。
风早就停了,爱也是。所以,我轻轻关上了门,也决定,重新为自己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