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那个 13 岁男孩在超市制止插队被踹的视频,我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你们说,现在这社会怎么就有这种不讲道理的人呢!

那孩子很勇敢,看到有人插队,就想着站出来维护规则,这本是正义之举。结果,那个中年男子不仅不领情,还狠踹孩子,孩子疼得弯腰的样子,看的让人气愤又心疼。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大家看法都不一样。
有人为这孩子的勇气竖起大拇指,觉得这孩子太牛了,小小年纪就有这胆量。
可也有人跟我一样,特别后怕,万一这孩子出点啥大事儿可咋整。
这两种想法,其实就是咱们大多数人面对这种事儿的真实心情。
我们心里都盼着身边能多些像这孩子一样有正义感的人,可又担心他们在现实里被那些蛮不讲理的人欺负,毕竟这正义感在那些戾气面前,真的太容易受伤了。

说实话,这小男孩站出来的举动,真的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表扬!
现在好多大人,遇到这种插队之类的事儿,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这孩子,他没被这种沉默文化影响,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大家都该遵守的秩序。
不过作为家长,我在感动之余,也忍不住开始反思。咱们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光告诉他们要勇敢面对不公,路见不平一声吼,却没好好教他们吼完之后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吧,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有人摘花,他就跑过去制止。
当时我心里还挺骄傲的,觉得孩子挺有正义感。

可对方是个大人,不仅不听劝,还凶了孩子几句。
孩子当时就愣住了,回来跟我说心里挺委屈的。
这事儿让我意识到,孩子的世界太简单美好了,自认为只要道理讲通了,别人就会听。
但现实生活里,成年人的世界复杂多了,到处都是那些不讲道理、情绪还容易失控的人。
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正义感,这正义感肯定得有,而是怎么让孩子把正义感用一种更安全、更聪明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铠甲就是风险评估与自我保护。让孩子在要站出来之前,先快速看看情况。
比如看看对方是不是那种能讲道理的人,周围环境安不安全,会不会有啥潜在危险。
这不是教孩子胆小怕事啊,这是让他们学会看清形势。
打个比方,要是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吵架,周围人来人往的,而且其中一方看起来情绪特别激动,这时候就别贸然冲上去,先保证自己的安全。
真正的勇敢不只是不管不顾地冲上去硬刚。孩子一开始礼貌提醒插队男子,这已经做得很好了。
要是发现对方特别蛮横,根本不听劝,那就赶紧往后退,然后去找工作人员,跟人家清楚地说:“叔叔,有人在插队,还动手打人,有暴力倾向,请你们处理一下。”
这样,孩子既坚守了规则,又把麻烦交给了更有能力处理的人,自己也能安安全全的。
让孩子知道,正义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当面指出错误是正义,找别人帮忙也是正义,据理力争是正义,保留证据找相关部门解决同样是正义。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咱们做家长的,要时刻提醒他们,正义是很重要,但保护好自己更重要。
就像我家孩子经历了公园摘花那件事儿之后,我就经常跟他讲,遇到事儿别慌,先看看情况。要是能直接解决就解决,要是感觉有危险,就赶紧找大人帮忙。
希望以后,孩子都能在充满正义感的同时,也有足够的智慧保护自己。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公正时,既能勇敢地站出来,又能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