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0 万级纯电家轿市场,家庭用户总绕不开几道选择题:想要跑得远,后排往往挤得老人孩子直皱眉;想坐得宽松,智能功能又得额外掏钱加装;好不容易找到配置均衡的,一到冬天续航缩水、充电排队又成了新难题。凭着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的势头,悄悄解开了这个 “顾此失彼” 的困局。这款车到底靠什么打动了看重实用的家庭用户?或许从每天的用车场景里,能找到答案。

对家庭用户来说,选车的 “初步印象” 藏在细节里 —— 上下车是否方便、东西好不好放、功能用着顺不顺手。零跑 B01 在这些地方,藏了不少贴合家庭需求的小心思。
拉开零跑 B01 的车门,直观感受到的是 “没有挤迫感”。后排坐三个人时,中间的人不用刻意侧着身子,膝盖能自然贴在地板上,不会像有些车那样得蜷着腿 “将就”。
把前排座椅调至舒服的驾驶位置,身高 180cm 的人坐进去,头顶还能留出一拳多的空隙,不会觉得压抑;后排换作 185cm 的高个子,膝盖离前排座椅也有一拳半距离,长途坐车不用一直绷着腿,偶尔想跷个二郎腿也能轻松实现。这种宽敞感不只是尺寸够大,更在于空间利用的巧劲:前排座椅下方留了足够空隙,孩子的小书包、折叠伞能直接塞进去;后门板的储物槽够深,大保温杯和绘本随手放进去,拿的时候不用翻找,省心不少。

对带娃家庭来说,储物空间的 “灵活度” 比 “能装多少” 更重要。后备厢开口够宽,两个 28 寸行李箱放进去不用挤;带孩子出门时,婴儿车不用折得严严实实,直接推进去就行,不用像有些车那样得拆成零件才塞得下。后排座椅能按比例放倒,周末去露营,折叠自行车、帐篷、烧烤架,甚至孩子的充气泳池,都能一股脑装进去,不用纠结 “哪个东西得留下”。
后备厢底部的隐藏储物格很实用,应急工具、急救包、冬天用的防滑链往里一放,不会像堆在明面上那样乱糟糟。平时买菜回来,塑料袋随手塞进车门储物槽,不用堆在副驾座位上,能避免菜汤洒在座椅上,保持车内干净。
10 万级的车型里,不少会把基础配置拆开来卖,但零跑 B01 的配置分配还算实在,只是不同版本各有侧重。入门的 430 舒享版配了 10.25 英寸中控屏,中高配的悦享版升级成 14.6 英寸 2.5K 超清屏,不管选哪个版本,屏幕在太阳直射下都不容易反光,看导航上的小字不用眯着眼。

车机系统用起来很顺,滑动切换界面、调音乐或导航时,没出现过明显的卡顿。中高配的激光雷达版装了 8295P 芯片,这种芯片在 30 万级的车型上也常见,就算用个三五年,应该也不会太卡;入门版的芯片性能虽然弱一点,但日常导航、听音乐完全够用,不用太担心 “用两年就变迟钝”。
语音控制对带娃家长来说是 “救命功能”—— 开车时要顾着看孩子,根本腾不出手调空调。零跑 B01 不用记固定的指令,不用非得说 “你好,XX,把空调调到 24℃”,直接说 “有点热”,空调就会自动降温;喊一句 “想听儿歌”,系统马上就会播放孩子喜欢的动画主题曲,就算中间被孩子的哭闹声打断,接着说 “换一首”,也能继续响应,不用重新唤醒。
后排的细节也考虑到了一家人的需求:两个 USB 充电口正好够孩子用平板、老人用手机,不用抢着充电;座椅靠背的角度比较缓,孩子靠在上面睡觉不会喊脖子酸,不会像有些车那样,靠背太直导致孩子睡一会儿就闹着不舒服。

如果说静态体验是 “初次的喜欢”,那动态体验就是 “长期的安心”。对家庭用户来说,纯电车不用追求快节奏的加速、花哨的操控,只要冬天不担心续航、充电不用等太久、开着不累就行。
开上零跑 B01,明显感觉是 “顺手”。在小区里掉头、窄路上会车时,方向盘很轻,单手打方向也不费劲,就算是刚拿到驾照的宝妈,也能轻松操控,不用因为方向盘沉而紧张。
过减速带或颠簸路面时,舒适性比预期的好。零跑 B01 全系都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架,驶过减速带时,车身只是轻微晃一下,不会有硬碰硬的颠簸感,后排的老人不会被颠得晃来晃去,孩子睡觉也能睡得安稳,不会轻易被吵醒。
跑高速时车身很稳,就算车速到了 120km/h,也没明显的 “发飘” 感。双手轻轻扶着方向盘,就能保持直线行驶,开两三个小时也不会觉得胳膊酸,不用像有些车那样,得紧紧攥着方向盘才放心。

加速过程很平顺,不会有 “猛蹿” 的突兀感。接送老人孩子时,起步太冲容易让老人头晕,零跑 B01 就算深踩电门,动力也是慢慢上来的,乘客不会觉得不舒服。但真要超车时,动力也能跟得上,在高速上超货车不用等半天,能快点超过去,心里更踏实。不过要注意,不同版本的加速有差别:650 悦享版的破百时间短一些,入门的 430 版破百时间稍长,日常代步够用,但超车时得多留点心,提前观察路况。
纯电车让人揪心的,就是续航虚标和冬天掉电,零跑 B01 的表现还算实在,但得选对版本。它有 430km、550km、650km 三个续航版本,还有个细节要留意:650 版用的是宁德时代电池,430 和 550 的舒享版用的是国轩高科电池,这两种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有点差别。
如果只是每天上下班开,往返 20km 的话,430km 版本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不用天天找充电桩;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比如去郊区的公园或古镇,550km 版本不用中途充电就能直接到,不用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要是经常跑长途,比如去邻省走亲戚,650km 版本跑完全程还能剩下 100 多 km 的电量,能先送老人孩子到目的地休息,再慢慢找充电桩补电,不用慌慌张张。

冬天开空调是纯电车的 “老大难”,很多车开一小时空调要耗两三度电,续航掉得飞快。零跑 B01 全系都配了热泵空调,比传统的加热方式省近一半电,就算在北方零下 10℃的天气里,开着空调,续航也能达到标称的 80% 左右,不用再纠结 “开空调怕没电,关空调又冻得慌”。不过 430 版的国轩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稍差,北方的用户选的时候可以多考虑考虑,根据自己的用车环境做决定。
充电速度也让人省心,从 30% 充到 80% 只要 18 分钟,在服务区买杯咖啡、吃份简餐的功夫,就能补够 300 多 km 的续航,不用等太久。要是家里装了充电桩,晚上睡前插上电,早上起来就是满电,不用专门抽时间去充电站,不耽误白天的事情。
在高速上开久了容易走神,零跑 B01 的车道保持功能会轻轻纠正方向,要是不小心偏离车道,方向盘会有轻微的震动提醒,帮着把方向调回正途,避免因为走神导致危险;自适应巡航也很实用,不用一直踩着油门,脚能稍微放松,长途开车没那么累,而且前车减速时,自己的车也会跟着减速,不用频繁踩刹车,减少操作麻烦。

遇到突发情况时,主动刹车能派上用场。比如在小区里开车,突然有孩子从花丛里跑出来,零跑 B01 会及时识别并自动刹车,减少事故的风险;在拥堵路段跟车时,要是前车突然停车,自己没反应过来,车辆也会自动减速,避免追尾。高配的激光雷达版辅助驾驶功能更全,只是现在还没完全开通,要等年底 OTA 升级后才能用城市里的相关辅助功能,要是急着用这类功能,得再等等。
还有个细节很贴心:搭载的 LMC 一体化运动融合控制技术,在高速上要是发生爆胎,能在几百毫秒内稳住车身,给驾驶员足够的反应时间,不用慌;在冰雪路面起步时,能防止车轮打滑,不会出现 “踩油门车不走,一松油门就溜车” 的情况,北方的用户用着更踏实。
选家用车,不能只看买的时候花多少钱,长期的用车成本也得算进去。零跑 B01 的价格和售后,算是贴合了家庭用户 “花小钱办大事” 的想法。

几个版本里,650 悦享版算是比较均衡的:宁德时代电池配 650km 续航,还有四轮独立悬架、主驾通风、方向盘加热这些实用的配置,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出行都够用,不用将就。要是预算有限,550 舒享版 9.58 万就能拿下,日常代步没问题;但 430 舒享版虽然只要 8.98 万,加速慢而且电池性能一般,选的时候可以多对比其他车型,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
买小众品牌,很多人担心 “没地方修”,零跑和途虎养车合作后,现在 30 多个城市都有服务网点,计划 1-3 年内扩展到 100 家以上。住在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不用再跑省会城市保养,本地的途虎网点就能搞定,换零件、查电池都方便,而且途虎的服务流程规范,不容易出现 “乱收费”“过度保养” 的情况,不用怕被 “坑”。
零部件供应也不用太担心,国家规定车企要保障退市后 10 年的零件供应,零跑 B01 属于主打的 B 系列,后续还会推出更多车型,不会轻易停产,就算过了几年,也能买到维修需要的零件,不用像有些停产车型那样,坏了之后只能找二手零件,麻烦又没保障。

日常的用车成本也很低,百公里电耗大概 11.4 度,按家用电 0.5 元 / 度算,每公里电费才 5 分多钱,比坐地铁还便宜。一年开 1 万公里,电费也就 500 多块钱,要是换燃油车,一年的油费得 6000 多块,几年下来省的钱,够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或者给家里换个新家电,能减轻不少家庭开支压力。电池质保也让人放心,宁德时代电池是 8 年 / 15 万公里,国轩的电池是 8 年 / 12 万公里,只要衰减到 70%,还能免费换,不用担心里程长了电池出问题要花大价钱修。
零跑 B01 能在 10 万级纯电市场站稳脚跟,不是因为某一项参数特别突出,而是它摸准了家庭用户的需求 —— 不用为了续航牺牲空间,不用为了配置多花冤枉钱,每天用着都省心。

它没有刻意堆砌 “亮眼的配置”,而是把 “全家坐得舒服、开得踏实” 落到了实处:空间够宽敞,储物灵活;后驱加独立悬架,乘坐舒服;续航实在,冬天不用慌;价格合理,售后也有保障。只是选的时候要注意版本差异,430 版可以多考量,650 悦享版比较均衡,激光雷达版更适合真的需要辅助驾驶功能的用户。
对家庭用户来说,选车不是 “选参数好的”,而是 “选适合自己的”。如果正在 10-12 万价位挑选纯电家轿,不想 “顾此失彼”,不妨去试驾一下零跑 B01—— 别只看参数表上的数字,坐进后排感受下空间够不够宽松,开着试试转向手感顺不顺手,体验下语音控制用着方不方便。家用车的好,从来不是靠宣传说出来的,而是每天用的时候,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