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的权力游戏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所确立的王位世袭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混战后才得以取代禅让制成为一种常态。距今4000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所确立的王位世袭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混战后才得以取代禅让制成为一种常态。距今4000多年前黄河泛滥成灾。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此时夏部落的禹挺身而出毅然肩负起了治水重任。他带领百姓开山挖渠花了13年时间才使黄河水患得以平息。禹凭借治水之功得以接替舜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早期的治水经历让禹对华夏山川地貌有了深入的了解。他根据山川形势将华夏大地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又铸造九鼎以象征九州的团结统一。

大禹死后按传统的禅让制规则该由东夷部落的伯益继位。可大禹的儿子启直接拍桌子说:“我爹辛苦治水,所以江山该我继承!” 伯益一脸懵逼问道:“不是说好选贤与能吗?” 启冷笑道:“贤能?我家有军队、有粮仓。你有啥?” 启拉着自家人马把伯益揍得满地找牙从此开启了 “家天下” 时代。夏启破坏禅让制的行为无疑触动了其他部族的利益。这些部族首领对夏启的不满可想而知。夏启家族内部围绕王位的归属问题也很快产生了矛盾:夏启的儿子武观率先向父亲举起了反旗,夏启则派彭伯寿平定了武观叛乱。

尽管武观叛乱被平定了,然而这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夏启死后五个儿子为抢王位打成一团,最终长子太康成功夺取了王位。太康能在王位争夺战中胜出不是因为他优秀,而是因为他的对手比他更菜更烂。等太康坐稳王位后马上就暴露出他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的恶习。这哥们没啥本事。他最大的爱好是打猎。他一玩就是几个月把朝政全扔给大臣。当年夏启是从东夷部落的伯益手中夺取了王位,因此多年来东夷各部一直与夏朝离心离德。有一次太康又照例外出打猎。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起兵攻占夏朝的都城把太康撵出去 "野外求生"。

后羿撵走太康后立太康的弟弟中康当傀儡。后羿玩起了 “上古版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夏朝君主当傀儡,自己当 “幕后老板”。自命不凡的后羿也开始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处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自己的亲信寒浞。寒浞一边拍后羿马屁,一边偷偷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寒浞羽翼丰满后起兵杀掉了后羿和后羿立的傀儡夏王相。寒浞索性自立为王,还娶了后羿的老婆。寒浞机关算尽还是漏算了一件事:当年夏王相的老婆后缗其实已怀有身孕。夏王相被寒浞杀死时后缗却人不知鬼不觉地从城墙下的水洞子爬了出去。

后缗本是有仍氏之女,于是她装扮成农妇逃回了娘家有仍。后缗在娘家有仍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少康。少康从小在外祖父家里长大,后来当了有仍国主管畜牧的官员。寒浞不知怎的知道了少康的身份就派自己的儿子寒浇带人前往有仍抓捕。少康闻讯逃往位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西南的有虞国被国君虞思招为女婿。不忘父仇和亡国之辱的少康刻苦习文练武、广交天下勇士贤臣。寒浞五十五年(公元前1967年)逃亡在外的夏朝老臣伯靡暗中联络残存的斟灌氏和斟寻氏族人率领他们投奔少康。少康靠这些人组成了一支复国大军向寒浞宣战。

开战前少康先派出间谍刺探寒浞方面的情报。在少康派出的间谍中就有中国乃至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女艾。寒浞五十七年(公元前1965年)少康的复国大军攻打寒浇的封国杀死了寒浞的长子寒浇。寒浞五十九年(公元前1963年)少康命长子姒杼领兵攻打戈邑,寒浞的次子寒戏领兵迎战被夏军击败:少康杀死寒戏,收复了戈邑。寒浞六十年(公元前1962年)少康的复国大军先后攻克寒浞的两大封国,紧接着便进军攻打寒浞的老巢斟寻都城。此时已年近八十岁的寒浞无力征战厮杀,所以只好躲在深宫里苟延残喘。

寒浞的部下见大势已去就在夏军围城的时候突然反叛杀入宫中。少康率军入城后将寒浞一族斩尽杀绝。太康失去的帝位经过几十年动荡后又被少康恢复。至此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才算真正稳定下来。帝位世袭这种新制度经过数十年混乱争斗后终于战胜了传统旧制度“禅让”。少康复位后励精图治使夏朝的国力大大增强。历史上称少康在位这一时期为“少康中兴”。到了少康的儿子季杼统治时期夏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季杼十六七岁时便跟随父亲攻打寒浞为复兴夏王朝做着自己的努力。

相传季杼在与寒浞势力交战期间发明了用兽皮制作的甲。兵士穿上这种甲以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夏朝复国初期国家并不稳定:东夷各部落并不是真心归顺夏王朝。他们暗中相互勾结时刻准备叛离夏王朝。季杼觉察后就主动向父王少康请求征讨东夷各部。季杼经过两年的征讨一直打到了东海边。诸夷迫于压力纷纷盟誓永不叛夏。季杼还玩起了 “武力威慑 + 文化输出”:季杼每打下一块地盘就教当地人种地、酿酒把夏朝的 “先进生产力” 搬到东夷。这招比单纯打仗聪明多了。季杼死后儿子姒槐继位。

季杼晚年的时候东南淮水、泗水边的九夷各部连年征战严重威胁到了夏王朝边疆的安全。年事已高的季杼没多大心思管他们。可姒槐在自己继位后的第二年就发重兵对九夷进行征讨。九夷部落本来就是一些小打小闹:今天你抢我几头牛,后天我占你几亩地。最多时也不过几百人在一块打打群架。姒槐带着部队在那儿巡视了一番。在此期间九夷部落跟没事人似的:该耕作的耕作,该打渔的打渔......总之就是大家都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这下可把姒槐给气坏了!你们以前不是闹得挺凶嘛,怎么我一来就不打了?

姒槐见他们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地工作也不忍动手——毕竟打仗不是儿戏。姒槐索性率部就地驻扎等着他们再打再闹。这一住就是个把月可让九夷部落受不了了。夏朝军队驻扎期间的粮草军需几乎都是直接从当地部落掠夺而来。这些九夷部落实在是经不起夏朝这样大吃大喝的折腾!几个部落的首领聚到一块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一致同意臣服于夏王朝。众首领们一块儿去了姒槐的营帐表示愿意服从他的管理。九夷部落纷纷前来朝贡觐见标志着天下彻底太平了。姒槐在位时期夏王朝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如同盛开的槐花般美好。

帝槐在位二十六年后离世,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欣欣向荣的王国。此后夏朝历经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帝胤甲、孔甲六位君主的统治一直比较稳定。夏朝实际上处于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过渡期。夏朝的统治区域分两块:一块是王室直接管的 “核心区”,一块是接受夏王室册封的部落。夏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大致位于如今的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但 夏朝的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了长江流域一带。夏朝都城在洛阳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不断迁徙。在夏朝直接统治区域之外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型国家称为方国。

夏朝出现了车正、牧正、庖正等官职发展出了政府行政系统、赋税征收系统、军队国防系统。夏朝的《禹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规法典。夏朝孕育出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后人整理的《夏小正》是综合夏代至春秋时期历法知识的古籍,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此外夏朝还有记载物候学知识的典籍。夏朝人学习大禹治水修水渠、发明耒耜等农具提高了种地效率。粮食增多后还发展出了酿酒技术:仪狄发明米酒,少康发明 “秫酒”。夏朝人还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地图。

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时发现的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埚残片。出土的铜容器系采用复合范铸成。这反映出当时的铸铜工艺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总之夏朝在国家机器、农业、手工业等方方面面比起原始氏族部落时期都有了长远的发展。夏王朝从大禹算起共传13世17王历时约四百年。夏朝所存在的时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断大约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这个青铜王朝实则藏着华夏民族从部落联盟向国家政权过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