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视频里出现一帧画面,那就是一个太阳星系图,大脑也不知为何瞬间被拉回到学地理的时候的各种星系图。
更是发现了好似所有的星系图所有的行星都是在一个围绕着一个太阳为中心的平面公转?之前也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可能是大家都这么绘制,所有就都这样绘制,或许真实得不是这样的!

但是今天却突然心血来潮的想要刨根问底追溯一下,这到底是一个绘图的习惯约定还是它就是在一个平面里公转?
终于在多方资料查询求证后,才发现这不是一个绘图习惯,更不是巧合,其答案甚至可以追溯至46亿年前。
查询后可知这些行星和太阳共同组成了如今稳定的太阳系,行星们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一致,其中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公转轨道被称为黄道面。
其他围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轨道虽然没有完全与黄道面重合,但其实是非常接近的,如果放大至太阳系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完全忽略不计。所以它们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旋转。
资料显示,除地球之外,倾斜角最大的是水星的旋转平面,不过也仅仅只有7度,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看到的太阳星系轨道图都会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原因。

不过这也仅仅是解释了星系图绘制在同一平面的原因,其根本的原因则是银河系猎户座旋臂人马座支臂上,有一团幸运爆发发生了坍塌的现象,高密度氢元素聚集并且在引力作用下向内继续坍塌。
使得整个星云的内部的温度和压力指数级增长,高温和超高压之下产生了核聚变,太阳就此诞生了。
太阳形成后剩下的星云物质则依旧在引力作用下围绕着太阳旋转,在引力达到平衡之下,这些星云物质被摊成了平面的状态,然后它们在10万年的时间内,在引力、气压、磁场等众多自然条件下凝结成了原行星盘。
然后在经过上亿年的时间,最终剩下了8个比较稳定的行星和几百颗卫星了,然后一个稳定的太阳系就此成型。

不过这些行星和卫星本就是在绕太阳旋转中的星盘中生成的,所以它们就继承了原来的角动量,继续在星盘上绕着太阳公转,以此达到保持着太阳系的稳定。
所以有些天文学家便预测如果太阳系在过50亿年的话,太阳系的格局会迎来特别大的变化,随着行星公转速度的减慢,它们将会被太阳系吞噬,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下,未来的木星或土星有可能就变成了新的宜居星球!
虽然50亿年看起来很长,但是科学家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在寻找着宜居行星了,至少也是为了这个时刻到来时的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