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赛场的决胜局灯光亮得晃眼,看台上此起彼伏的加油声突然弱了下去 —— 巴西队那记没传到位的一传,刚好把球送到意大利队眼前。之前扣球总差一口气的埃格努,这时候突然绷直了身子,一锤子把球砸过拦网。9 月 6 号这场半决赛,不光让意大利把连胜加到 35 场,更让场边两个七十多岁的老帅成了焦点,一个攥着战术板皱眉,一个冲着队员喊战术,那隔空较劲的样子,比比赛还让人揪心。最后这支世界第一的队伍,连着赢了 7 场拿了 2025 年女排世锦赛冠军,算上这回,距离上一次拿世锦赛冠军已经 23 年了,国际赛事的连胜也硬是冲到了 36 场。
“他们的拦网跟堵墙似的,根本突不进去。” 巴西主帅吉马良斯赛前跟记者念叨的这话,半决赛首局还真应验了。他特意安排的防守,把意大利的核心埃格努防得没脾气 ——58 次起跳扣球只拿下 18 分,进攻效率跌到赛季新低。意大利主帅胡里奥・贝拉斯科一看不对,第二局就把替补接应安特罗波娃换了上去。场边镜头还抓着个有意思的画面:吉马良斯拿红笔在战术板上画了一遍又一遍埃格努的跑位,贝拉斯科那边则不停地抬手换队员,俩人一个盯人一个拆招,看得人手心冒汗。
决胜局打到 13 平的时候,巴西队二传手突然传错了方向,给了意大利喘息的机会。埃格努那记绝杀扣球落地的瞬间,贝拉斯科攥着拳头,指节都泛白了。赛后接受采访时,他还攥着没松开的战术板说:“我们从来没算过赢了多少场,就盯着每个球怎么打。” 这份较真在决赛里更明显,土耳其队跟意大利咬了五局,决胜局都 6:4 领先了,可最后没顶住 —— 意大利连着四次拦网直接得分,把比分拉开,最后 15:8 赢了下来。
逆袭者的足迹:从边缘到赛场中央这次世锦赛让人眼前一亮的,远不止决赛那场五局大战。8 月 31 号打中国队的八分之一决赛,法国队的卡扎特简直打疯了,一个人拿了 28 分,带着队伍 3:1 把中国队淘汰了。这个从法国联赛打出来的主攻手,明年就要去土耳其瓦基弗银行打球了,他的经历刚好说明欧洲排球职业化有多管用。法国排协主席唐吉跟我聊的时候说,他们队以前世界排名才 55,现在能冲进前十,靠的就是 “先在本土联赛练本事,再去国外高水平联赛闯一闯”。
这次世锦赛扩军后,好多以前没露过脸的队伍也冒了头。斯洛文尼亚队头一回打进 16 强,埃及队虽然没赢泰国队,但赢的那局球,连技术台的工作人员都站起来给她们鼓掌。这里面得提提国际排联 2018 年搞的 “排球赋能” 计划,专门给那些排球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搭梯子 —— 送教练、给资金,还帮他们争取国际比赛的机会。这次 32 支参赛队里,19 支都受了这个计划的帮助,其中法国、荷兰、泰国这些 7 支队伍还冲进了 16 强。就像乌克兰队跟日本队打满五局那回,队员膝盖上绑着绷带还在拼,那个镜头一看就知道,这个计划是真帮到了实处。
未竟的棋局:新周期里的挑战与机会站上领奖台的意大利队,也不是一点破绽没有。比起巴黎奥运会拿冠军那会儿,这次赢得要难多了 —— 除了决赛打五局,还有两场比赛也咬到了最后一局。贝拉斯科的本事,就在于能让埃格努的个人能力跟全队战术合上拍,你看她们队的一传到位率和拦网效率,都是这次赛事里最高的,这可不是光靠明星就能做到的。
日本队虽然没拿到奖牌,但石川真佑每场球平均能防下来 23 个球,看得出来,下一个奥运周期,中日女排再碰头,肯定会更难打。而中国女排这次止步 16 强,也暴露了年轻队员在关键分上的青涩 —— 好几次领先时没能咬住,最后被对手反超。现在 “让队员去国外联赛锻炼” 这个话题,也越来越急了。你想啊,人家卡扎特这些球员在欧洲联赛里天天跟高手过招,咱们的队员要是能更好地融入国际联赛,再跟国家队的战术衔接上,这才是真的进步。
终场哨响的时候,意大利队员把贝拉斯科举起来抛向空中,老帅笑着拍了拍队员的肩膀。这个被镜头定格的瞬间,藏着世界排坛的新方向:老强队还在扛着大旗,新力量已经冲了上来。就像国际排联主席阿泽维多说的:“只有更多队伍能跟意大利掰手腕,排球这项目才能真正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