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房贷、医疗三座大山压在当代年轻人的头上,生娃或许是大部分人面临的沉重负担,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不生育。而不生也谈不上自私,只能说是算完账后的又一种选择。
相比生娃这件“奢侈的事”而言,养宠物就“划算”多了。在一线城市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的成本逼近百万,而养宠年均消费仅需3000至5000元。
除了经济划算以外,年轻人养宠物更多地是因为“情感陪伴”,其中不少是独居、晚婚、远离父母的年轻人。在他们眼里,“毛孩子”不会背叛人类,还会撒娇卖萌提供情绪价值,比养娃更具性价比。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2018年至2024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2018年,宠物市场规模仅为1708亿元,而2024年达到了3002亿元,相较2018年增长75.76%。
随着宠物饲养率逐步上升,宠物消费市场也火热起来。宠物经济应运而生,以宠物为核心衍生的市场经济体系,涵盖食品、医疗、美容、寄养等全产业链服务,伴随宠物角色从“动物伙伴”向“家庭成员”转变而快速发展。
众多细分市场中,宠物食品占据半壁江山,毕竟口粮能让睡梦中的毛孩子一秒清醒。

2017年7月,靠狗咬胶起家的佩蒂股份[300673.SZ]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A股首家宠物食品上市公司。中宠股份[002891.SZ]、乖宝股份[301498.SZ]都是后来者,分别在2017年8月和2023年8月上市。
然而在A股上市公司宠物食品行业中,乖宝和中宠的总市值分列第一和第二,佩蒂屈居第三。同时佩蒂也是三家公司中成立时间最早的,至今已有33年,究竟是什么拖累了佩蒂起飞的步伐?
1、宠物食品赛道卷上天
佩蒂曾开发出中国第一代狗咬胶,创立初期,主要以ODM/OEM海外代工的方式,出口宠物咬胶产品。2014年到2016年,境外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55%、97.92%和96.34%。
从近几年的主营产品构成情况可以看到,咬胶类产品收入占比超过60%,较上市之前略有下降;而零食和主粮产品收入占比在30%左右,变动不大。

同为海外代工起家的宠物食品企业,跟乖宝、中宠相比,佩蒂的主粮布局来得相对晚了些。
乖宝2013年开始布局国内业务时便押注了主粮市场,中宠的主粮战略则在2017年就被明确提了出来,更早上市的佩蒂股份则被二者甩在身后。
2013年美国发起贸易战,而乖宝当时代工的产品只出口到美国,受贸易战影响,出口额从2012年的1.5亿美元骤降至2013年的2000万美元,员工规模从上千人骤减至数百人。
乖宝被迫转型,但随后快速发展的自有品牌“麦富迪”成为一大竞争优势。借助“麦富迪”在大众消费者中知名度的持续提升,2015至2023年,乖宝国内市占率从2.4%提升至5.5%,实现翻倍,位列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
目前中宠的主要产品包括宠物主粮和宠物零食,每个大类包含多个品种,包括宠物鲜肉粮系列、主食湿粮、冻干零食等十余个产品系列,总计1000多个品种。
一方面,中宠通过“顽皮”、“领先”、“新西兰ZEAL真致”等核心品牌抢占国内中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客户多为当地拥有品牌的宠物食品经销商,中宠通过与当地知名厂商合作,以OEM/ODM方式先进入当地市场,再逐步将自主品牌推广至海外。

相比之下,佩蒂在宠物食品方面的布局显得有点迟。2018年贸易战后,佩蒂提出“双轮驱动”战略,开始着手打造自主品牌,进军国内市场。
2、2025年三季报业绩
在发展自主品牌的过程中,佩蒂不再只是一家为宠物狗生产咬胶的企业,还拓展到了宠物猫市场,并且也开始布局主粮生产线。
2024年3月,佩蒂在新西兰建设的4万吨高品质主粮产线具备大生产条件,同时在国内建设新型主粮产线。但由于自主品牌仍在投入阶段、尚未实现盈利,因此业绩面临较大挑战。
今年前三季度,佩蒂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到海外客户订单节奏的影响。由于海外市场的业务收入占比达到80%以上,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客户的订单节奏产生短期冲击。

而乖宝和中宠的境外收入占比分别约为32%和64%,相比佩蒂而言,受海外市场的影响较小。再加上乖宝和中宠的自主品牌已进入成熟阶段,因此业绩增长明显。
从盈利能力来看,乖宝一路遥遥领先。在品牌方面,通过提升麦富迪品牌的高端产品占比和加速旗下高端肉食猫粮品牌弗列加特的增长,在猫品类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获得了越来越多高端消费者的认可,跻身猫粮高端市场头部品牌。

在销售渠道方面,借助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成熟的电商生态,确保产品广泛触达目标消费者。
相比中宠和佩蒂而言,乖宝在各个渠道的收入占比较为平均,其中直销渠道的毛利率高达53.11%,而中宠收入占比最高的OEM/ODM 渠道毛利率仅为27.32%,佩蒂则把经销和OEM/ODM 渠道合并核算,毛利率也不超过30%。

与此同时,乖宝在抖音等平台加大营销与内容驱动的投入力度,极大地提升了线上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但凡事必有两面,乖宝的销售费用率一骑绝尘,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速。

3、股东们动作频频
今年上半年,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陆续出现关于乖宝弗列加特的投诉帖。有用户称,自家的宠物猫在食用弗列加特的产品后,疑似出现肌无力的症状。
就在旗下产品陷入质量风波之际,乖宝的原始股东抛出减持计划。4月,公司第四大股东北京君联、第六大股东珠海君联合计转让1200.1万股所持公司股份,占公司股本的3%,对应减持金额约为9.97亿元。
6月,乖宝第二大股东——Golden Prosperity Investment S.A.R.L.转让1200.13万股,成功套现约10.8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三位股东首次减持乖宝宠物。去年11月至今,上述三大股东已合计套现超过30亿元。
另外,今年10月23日,中宠也因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未及时披露收到山东证监局行政监管决定书。
因可转债转股,控股股东中幸生物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26.08%下降至25.94%,触及1%的整数倍,但公司未作出公告,不知是专业不达标还是故意为之。
4、总结
在国内宠物产业中,宠物食品占据重要地位,而主粮更是基本盘。但在欧美等成熟的宠物市场,狗咬胶这类咀嚼食品则是“刚需”,而我国宠物市场刚起步不久,很多宠物主还没有使用这类产品的习惯。
因此,以狗咬胶产品起家的佩蒂在国内、外市场上重点布局的产品品类并不相同。但很明显的是,佩蒂已在国内主粮赛道明显掉队,想要迎头赶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比之下,中宠和乖宝已是主粮赛道的龙头企业,但中宠更侧重于海外市场,乖宝则聚焦国内市场。
得益于国内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乖宝已处于下一个风口浪尖,但股东减持和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还是释放出一个信号:国内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宠物赛道也越来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