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九江文史 | 暂别莲花池

作者:湓浦渔夫 编辑:冯晓晖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载于2015年版《

作者:湓浦渔夫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篇原载于2015年版《百年莲花池》,经九江市浔阳区政协文史委员会授权刊发,编者对原文作了必要修订。

前几日回到了阔别10余年的“丁官路一莲花池”社区,10年前的种种情景似乎历历在目,想来大多数在这样的社区居住过的九江人都能够对此留下深刻之印象,因为这里才是代表着最地道的九江人的生活,代表着老九江市民文化的一部分。

“莲花池” 相传是因为当年此处的丁官路边的一池塘而得名,池塘中盛开满塘莲花,其景犹如今日之甘棠湖畔之莲花池,而当年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使这里又多了几缕人文气息,莲花池内的一条富于诗意的小巷“濂溪路”正是得名于此。

丁官路社区位于环城路东侧,具体建造时间不详,但据当地居民流传,此地初为清朝一个丁姓官员的私宅,后经历史变迁成为了底层市民聚居的民宅。丁官路社区在解放初期(1960年左右)仅是只有丁官路这一条道路和一排砖木结构的二层矮房,在房舍的南边空地则均为水塘,塘中盛开莲花,这也可能是地名莲花池的由来。

这里也是最早的外来居民落户九江的第一站,我的祖母从安徽迁居于此,房屋就在当年的丁官路45号,而这条路上的居民大多来自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长江流域城市,这里也成了早期九江外来居民聚居之地,甚至在一个院落的房屋里居住着几户居民,我家的隔壁居然有仅用砖瓦在两栋房屋空隙之间加盖一间而为居所的。

这里的居民大多从事手工行业和经营早点小吃类,九江城后来的扩张和繁荣是离不开外来城市手工业者和周边农民的融合的,而他们的后代也顺利的成为了九江市民参与当年工厂大招工的一份子,莲花池一带的历史变迁也是九江的发展历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0年代我家定居的民舍始建于清朝,经过近百年的居住早已破旧不堪。1990年,当时九江市政府开始了旧城改造工程,这时的莲花池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变迁,当时丁官路计划整体拆迁改造,马路一侧房屋全部拆除,而民房后的莲花池塘则用水泵抽干塘水,在抽了大约一个月的塘水后打下地基开始建造新房,包括我家在内的所有的莲花池一带居民,也于1996年充满喜悦之情顺利搬进新家,这时的莲花池没有了池塘,取而代之的是新柏油马路,高楼林立焕然一新,但莲花池的地名却沿用至今。而现在的江州菜场、第五中学、新环城路、湖滨公园等配套设施也在当时应运而起,使这一新社区充满了活力。

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莲花池的街头巷尾的打闹闲逛中度过,湖滨公园也是我和儿时小伙伴活动的最好去处,江州菜场、第五中学、朝阳小学、清汤老店、南门口、小校场等等都曾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离开自己居住了10余年的莲花池社区已是进入21世纪的事情了,而莲花池也在九江城区大开发的环境下逐渐没落,这里渐己成为了九江市老城区的代名词,停车难、垃圾污染、下水道排污差等老城区的顽疾也逐渐在莲花池频现。

2013年,浔阳区十大棚户区改造工程将莲花池片区纳入了改造,这是常年居住在莲花池片区所有老城区居民的巨大福音,在经历了90年代的第一次城市改造后,莲花池即将迎来自己第二次新生,根据政府改造项目计划,新的莲花池片区将成为集高档住宅、大型停车场、商场于一身的综合性高档社区,将一扫曾经莲花池社区的老旧气象。

漫步在濂溪路小巷,所有的童年记忆映入眼中,但旁边的拆迁工地仍在昼夜不停的施工,而这些让人动容的记忆也将随着拆迁工程的进行而荡然无存,我用手机赶紧记录下这珍贵的最后影像,以保存莲花池这最后的记忆。

尽管这里在经过了 10 余年的城市发展后成为了城区,但却又不像是普通的老城区,这里有存在于市井喧闹之中的难得的宁静,这里有街边小贩的感染力的叫卖声和各式九江地道小吃店,糕饼店,这里有菜市场来去匆匆的行人的忙碌与讨价还价,这里有闲暇之余的居民们富有乡音的聊天和悠闲的生活气氛,这些都是这个社区的内在气质,这也就是九江老城的写照。

在远离了市中心的喧嚣和忙碌之后,这里居然还存有这个城市特有的值得慢慢品味之处,这里的生活节奏不似市中心各大卖场的欢快,却又不像开发区等 CBD 中的那样高冷,这里曾经是外省移民的定居地,现在也成为了九江城市发展的活化石,是九江码头文化的一部分。当然,再过一年,这里的大部分主体建筑即将拆除,这里的老九江文化也将同我的记忆一起随时间逝去。

别了,莲花池!也许当我再次看见你的时候,这又是一个焕发青春的你!一个见证九江经济腾飞、一个更适宜市民居住的崭新的莲花!

【编后记】

几个月前,《九江文史》开始转载政协九江市浔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的《百年莲花池》。该书于2015年出版,收录近五十篇回忆文章,不仅留存了莲花池百年变迁的个人记忆与生活片段,也为研究地方社会文化史提供了珍贵的口述史料。编者已陆续整理刊发其中的大部分篇章。本文作为最后一篇,《九江文史之百年莲花池》至此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