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广西百色:内涝半月不退,地下暗河成 “逆流之源”

清晨的微光穿透云层,洒在广西百色那坡县平孟镇的村寨上空。本该是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时刻,如今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茫茫水域

清晨的微光穿透云层,洒在广西百色那坡县平孟镇的村寨上空。本该是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时刻,如今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茫茫水域 —— 村民的吊脚楼半截浸泡在浑浊的洪水里,木质的房梁被泡得发胀,窗台上残留的水渍痕迹,还在无声诉说着这场内涝的漫长。竹筏划破水面的声响,成了村寨里最常听见的 “脚步声”,村民们撑着竹筏穿梭在房屋之间,运送饮用水、粮食,或是前往临时安置点,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

“天早就晴了,可这水就是不退。” 坐在竹筏上的村民黄秀兰望着自家被淹的一楼,语气里满是无奈。她记得,半个月前的那场暴雨来得又急又猛,短短几小时,村寨周边的河流就漫过了堤岸,洪水顺着道路、田埂涌进村庄。起初大家以为,像往年一样,雨停后水很快就会退去,可没想到,这场 “水困” 竟成了持久战。如今,家里的衣物、家具大多被泡坏,日常做饭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最担心的是老人和孩子,长时间待在潮湿的环境里,怕他们生病。”

为何天空放晴多日,积水却迟迟难消?救援人员在勘察中发现,这场内涝的 “顽固”,竟与百色独特的地质结构有关 —— 地下暗河成了 “逆流之源”。百色地处桂西喀斯特地貌区,地下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暗河系统,这些暗河原本是天然的 “排水管道”,能将地表多余的雨水引入地下,汇入江河。可在此次强降雨后,上游流域的降水量远超往年,大量雨水不仅灌满了地表河流,还顺着岩层缝隙涌入地下暗河,导致地下水位急剧升高。当地下暗河的水位超过地表积水水位时,原本的 “排水通道” 彻底反转,暗河里的水开始向上 “逆流”,不断涌向地表,与尚未退去的地表积水叠加,形成了 “抽排难、退水慢” 的困境。

“我们调来的抽水泵,24 小时不停歇地抽水,可积水下降的速度特别慢。” 参与救援的百色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李岩介绍,他们在村寨周边设置了 12 个抽排点,每个抽排点配备两台大功率抽水泵,一天能抽走近千立方米的水。但即便如此,部分区域的积水每天仅能下降两三厘米,“后来我们才发现,抽走的水,一部分又被地下暗河涌上来的水补充了。” 为了摸清暗河的 “逆流” 规律,地质专家带着探测设备深入村寨周边的山洞,通过雷达探测绘制地下暗河的流向图。“这里的地下暗河网络很复杂,有些分支甚至连通着几公里外的河流,上游来水持续补给,导致暗河水位居高不下。” 地质工程师王凯指着探测图解释道。

面对自然力量的 “反扑”,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在百色的村寨里持续上演。政府部门紧急调配冲锋舟、皮划艇等救援设备,组织救援人员挨家挨户排查,转移行动不便的老人、孩子和患病群众;志愿者们搭建临时安置点,为村民提供热饭、药品和生活物资;村民们也自发组成 “巡堤队”,每天沿着村寨周边的水域巡逻,查看是否有房屋坍塌、堤坝渗漏的情况。在平孟镇中心小学的临时安置点里,志愿者张婷正忙着给孩子们分发书籍和玩具,“孩子们待在安置点里容易无聊,我们准备了一些绘本和益智玩具,希望能让他们稍微开心一点。”

这场较量中,也不乏温暖的瞬间。在百南乡规良村,村民陆建国主动将自家未被淹没的二楼腾出来,安置了村里 6 位独居老人。“都是乡里乡亲的,看着老人没人照顾,我心里过意不去。” 陆建国每天帮老人们打水、做饭,还会陪着他们在阳台上聊天,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小陆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78 岁的陆奶奶笑着说。

目前,百色市已联合地质、水利等多部门制定了 “分步退水” 方案:一方面继续加大抽排力度,在暗河涌水较集中的区域增设抽排设备,加快地表积水排出;另一方面,组织专家监测上游流域及地下暗河水位变化,适时采取疏导措施,减少暗河涌水对地表积水的影响。“虽然这场内涝很顽固,但我们不会放弃。” 百色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黄瑞吉表示,将持续投入救援力量,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直到积水完全退去,帮助村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百色的村民们没有退缩,救援人员没有懈怠。竹筏上的身影、抽水泵的轰鸣、安置点的笑声,都在诉说着: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评论列表

为了爱梦一生
为了爱梦一生 3
2025-10-28 11:54
就地取材做水库吧,村民移居[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2
2025-10-28 14:11
采矿塞了
思钱想厚
思钱想厚 1
2025-10-28 11:33
这是不是地理位置下沉了!